2016年老總請高平教練給研發部高管們做了一期教練,我很好奇,頭一次聽說這個,到底是什么樣訓練?非常有幸,2017年,老總決定給我和幾位高管做教練項目,我就接觸到教練服務了。
接觸并親歷教練,我的成長主要在3個方面:
1. 以前我不太愿意看到自己真實一面,高教練激發我真正地接納自己,認識自己,面對自己優點和成長點,對自己更關愛,愛自己。以前內心小世界責問自己為什么這么差,別人為什么那么好,比較的心態。現在更愿意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2. 每次教練對話,教練同在地反饋和發問,讓我在看待問題方面有了更高層次的提升,解決問題時我的目標、思路和方向更明確,能找到重點,由此愈加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3.我的情緒能自我控制,現在能平穩的坦然的面對事情,不管高興、失敗還是挫折。
具體來講,以下方面:
1. 我的工作特殊,負責公司運營系統的推行,說白了推動改革,公司內部很多政策和流程要,優化,我需要跟不同層級打交道,對我來說是心理上的挑戰,我的情緒就很重要,如果控制不好就影響到我的團隊和其它部門。
接受教練之前,也控制情緒,但是忍,我會忍著不發火,通過教練對話,我意識到忍不是辦法,決定不再采取這種方式,我每天用教練的情緒轉換技術,作自我調節,每天體驗情緒釋放后海闊天空的狀態。
2. 講個例子:4月初,我跟公司九個主管開會,開會結果超出意外的好,我發現我的眼光、格局跟思考層面的提高影響到其他主管的配合度、積極性和認可。也就是說,我個人的狀態影響到了他們。
以前跟主管開會,我把自己認為對的條條框框告訴他們:“你們應該這樣做,你們為什么不這樣做?這對公司發展有好處。。。” 我很少聽主管的心聲,很少幫他們解決他們想解決的問題。現在我融入他們的團隊中,跟他們一起,讓他們把我當成伙伴。
我發現角色變了,一開始作為指導者----你們該怎么做;變成協作者時候不一樣了----我們共同把這件事做好。從指導者向協作者的轉變,讓其他參與者也發生了心態改變----可能是從一種防御式變成了合作式,這樣大家在一起就更有正能量了, 從而碰撞出更多我們想要的東西。
就是說,教練給我帶來了對外在環境的影響和改變。而且,我意識到管理不是之前那種硬性的,而更要關注軟性的,比如思考層面啊、思維、心態等,因這些會影響到團隊。
3. 再舉個例子,教練給我的管理工作帶來的改變。
沒教練前,我跟團隊開會,如果團隊員工跟我講,都是其他部門不執行,都是別人不配合,經常跟我抱怨這樣的聲音,我就覺得其他部門在排斥我們。
這種情況愈演愈烈時,正好很及時,教練項目啟動了。經過教練對話,我現在做法不同了:我引導下屬,比如問他們:是什么原因別人不配合?這個過程中你做了什么?這個流程是不是大家想要的共同執行的?。。。我和團隊越來越多地思考:
* 做事情不是看一個點,而是看整個面;
* 更深層次地找根本原因。我們現在多問幾個為什么,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看表面現象。然后就發現流程中不太合適地方、系統哪里不好用,如特別耽誤時間之處等。
比如有一次我們發現其他部門不配合,4月中下旬的事。教練對話時我發現:我讓其他部門用的一個系統軟件,很多地方影響到他們部門的工作效率和績效,那人家肯定抱怨和不配合,我就決定:不硬推系統軟件給他們,而把影響他們的問題解決先。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他們不配合只是表象,教練支持我尋找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和細節,解決這些原因后,表象就不存在、迎刃而解了。加入公司,都想把工作做好,公司的業績上去,很少有成心和別人作對。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希望公司發展好,大家的動機都一樣。
4. 除了對我個人的工作狀態,還有對員工影響力的變化:
教練啟動后,我回訪幾個員工,其中有個員工特殊:他去年12月加入團隊。沒教練前我開周會他都參加,那時我的狀態是有點急躁,一說話就是:“你為什么沒有完成?” 帶著情緒。教練啟動一個半月后,我做回訪,他說我轉變特別大,其他人覺得我更親和,更坦然的面對事情,更契合地跟他們交流,聽他們的心聲。
5. 不僅工作上,感覺到我變化的還有我老公,也覺得我脾氣好很多。我跟高教練講,我的性格比較直,以前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啊。不知自己這樣會帶給別人不好的影響。教練以后,我自己可以覺察并掌控得很好。
6. 我感覺我內在的力量、自信、人格魅力什么的,比以前更足。很正能量的狀態,充滿激情熱情。
我記得第一次教練對話讓我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傷疤,我意識到要關愛自己,以前總不把自己當回事,現在覺得自己非常重要,內心世界尤其重要。這個意識對我整個人的狀態帶來了由內而外的改變。感覺很好,走路都帶著風一樣的感覺,回頭率超高啊!
7. 最后,教練對我的狀態,對培養員工、激勵員工、決策,溝通交流,還有當員工某些地方卡殼時,我需要激發他們。。。這么多方面,教練給我的幫助特別多,我也在思考教練給我的最大價值點在哪兒呢?
以前沒接觸教練,現在已經七次對話,我覺得:
1. 教練是一種信念和習慣的培養,激發我們本身的潛能,因為潛能需要被挖掘出來,平時它不顯露,教練通過同在感知和運用技術促進我的思考,讓潛能慢慢地出來;
2. 教練對話有深海探寶作用,我覺得以前沒真正地沉下心看問題,教練引導我不盲目看事情,讓我靜下心看:這件事情背后的我沒看見的盲點。即,剔除了主觀判斷,幫我尋找事情客觀的真相。一旦找到客觀性,用客觀眼光看事情時,問題并不象之前的主觀想像----如前面所說,大家都想解決問題來的,不想制造問題。
以上,我說了很多,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編輯的采訪后文:
“謝謝您的分享,您是我因為寫書采訪的第一位客戶。我以前也做過教練類相關書籍的編輯,但沒有真實地采訪客戶,只是作者給我內容,我作整理。
今天第一次聽客戶感受,我自己的感受也蠻深的,原來客戶真是的這樣想的啊。
以前從書里看到,教練可以給人帶來什么,那只是作者給我的一種提示。
今天第一次從客戶的角度讓我感受到,哇,原來真的可以帶來這樣的改變!確實我也感到震憾蠻大的,從書上看到和親自聽客戶的描述,體驗很不一樣。非常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