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起從接觸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到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中稱近藤流整理術),又正好逢新辦公室、新居搬遷,我這個平常完全不擅于整理收納的人,發愿斷舍離和整理收納,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把相關內容和收獲梳理如下:
近藤流整理術主要分為5個步驟:
步驟一:想象理想的生活。要想象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想象得越具體越好。
步驟二:只留下怦然心動的物品。精選令自己“怦然心動”的物品留下來,丟棄余下的。在理想的生活基礎上,把自己現有的所有物品都集中起來,然后用手觸摸,精選令自己怦然心動,并且希望一直在一起的物品留下來,其他的都丟棄。
步驟三:把握物品的數量。把握怦然心動之物的數量,這個數量是因人而異的,與個人特點和收納空間相關。
步驟四:定位、整理收納。對自己怦然心動的物件進行分類的定位,并根據物品放置的定位進行收納整理。
步驟五:物歸原處。珍惜物品,用完以后放回原處。
我個人理解,“近藤流整理術五步驟”其實是“斷舍離”在生活環境打造上的“方法論”。
通常大家都會認為整理是把自己不用的東西或者壞的東西丟棄掉,然后把剩下的進行整理收納就可以了。如何理解和實施近藤流整理術五步驟,我個人在實踐過程中有以下的一些原則、要求和心得。
1、你一定要想象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在此基礎上來進行整理收納。其實近藤流的整理收納術,本質上就是清理我們的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一個過程。因此,想象我們理想的生活、理想的生活空間是怎么樣子的?我們要過怎樣子的生活?這個想象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對我們的生活空間進行規劃的過程,在這個規劃下面才可以做整理收納下面的步驟。
2、在自己所擁有的物品當中挑選令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通常我們會以為,整理就是選擇先丟棄那些壞的,或者我們已經長久不用的東西,但近藤流的核心不是丟棄,而是精選!把精選剩下來的東西丟棄。這里面其實有一個心理學層面的含義,就是我們在這個選擇的過程當中,做的是正向的事情。所謂的“正向的”就是我們選擇的是我們要的,而不是選我們不要的。如果在選擇自己不要的東西,在選擇的整個過程是一直不斷的在重復和強調負面的事物,和這些自己不要的東西、或者是壞的東西在接觸,整個選擇的過程就是一個負面的過程。
3、怦然心動怎么選擇?怦然心動是當我們摸到這個物件就怦然心動,而且愿意與這個物件一直在一起好好相處,這個東西應該是最適合我們的,和我們理想的生活空間相適應的,它能夠為我們所用來,并構造我們理想空間的東西(這么說起來,這個選擇的過程就象在選我們的人生伴侶,一樣,是否怦然心動,是否愿意過一輩子,當然,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人在選人生伴侶時也是將就的)。就整個選擇的過程,就是透過這些曾經與自己相處的東西,跟自己去對話,跟物品面對面的同時平靜地面對自己,然后對沒有選擇的自己有情感的東西一一說謝謝說再見。三個字,“不將就”。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需要關注的就是,物品和我們之間的關系,怦然心動的物品可以給我們帶來正能量。
4、選擇心動物品的過程要分類,一類一類的選擇,分類的順序總體原則就是從體量大的物件開始再到體量小的物件。比如說:家具,衣服,書籍,文件,生活用品,小東西,紀念品等等。遵循這個原則,可以讓我們在開始收拾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效果,因為體量大的東西減少起來是非常的明顯的,會讓我們更有成就感。
5、把物品的數量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生活空間的大小來控制數量。這個是因人而異的,但整體上來講,最好是簡化到極致。如果最后精選和把握數量的結果是你發現有一些東西的數量是不夠日常所需,這就說明之前買東西并沒有選擇能跟自己的生活品質和自己的理想生活相匹配的物件;如果數量不夠的話,可以去采購,達到自己所要的數量,當然采購的時候也是要精選自己怦然心動并愿意與之一直在一起的物件。另外買東西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留任何的庫存,當前不需要的不買,猶豫不決的不買,可買可不買的不買。控制數量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七三原則”,所謂的七三原則就是:如果這個空間是不可見的、封閉的空間的話,那么物件放進去不要超過70%的空間;如果這個空間是開放的、是一個展示空間的話,那么東西放的不能超過30%。總之要有留白,留白才會有空氣感,才是一個美的空間。
6、關于定位、整理和收納的原則是同類物品收集在一起。不需要去考慮什么動線、使用頻率、東西要放在隨手可得等因素,因為其實除了住別墅之外,我們的空間都是有限的,同類放在一起走幾步去取一下用完再放回原處并不麻煩,而如果同類東西分開放,會造成想找一個東西會去到不同的地方,找不到就會亂翻這樣沒多久收納就亂了。當然,洗手臺邊上要用的洗手液什么的不在此列。
7、關于衣物收納有直立折疊收納法和右上方順序法兩個方法,同時做到基本不換季。
1)直立折疊收納法,直立折疊收納比通常的懸掛和水平疊放更節省空間和方便取用;
2)對于必須要懸掛的衣物采用右上順序法,就是從左到右,由厚到薄,由深到淺的掛放。
3)按照這樣子的收納方法衣服可以做到基本不換季,真正要換季收納的就是這兩類衣服,冬季的特別厚的羽絨服、大衣,冬季的帽子、圍巾披肩這些;然后夏季短袖什么的其實本身空間就不大可以不需要做換季收納;剩下來的春秋兩季的衣服本身是可以混著穿的。所以這樣子會把衣服收納的事情變得很簡便。
8、關于收集證件、文件等這些東西的時候主要就是考慮是否需要保存,不需要保存的全部丟棄。書能夠進名人堂的、對自己有特別意義的書保存;文件留下需要保存的,房證、文憑等歸類保存,其它的都可以用電子版的方式掃描或拍下來就可以丟棄了。
9、物歸原處,物品用完以后放回到整理收納的地方。物品的定位就好像是她在我們居所里的一個窩,然后用完以后就讓她回家、回到自己應該去的空間里;每次用的時候都要懷著感恩的心去使用它,把她放回原處的時候要表示感謝。其實,我們有情感地對待物品,物品就會回饋我們正能量。物歸原處最主要的是,只要做到了用完就放回到原處的話,就可以保證收納整理做過一次,以后就再也不需要做了。物歸原處,說起來方便,但還是需要我們慢慢地去養成這個習慣的。
這里,我們通常會有一個困惑:通過選擇怦然心動可能會把沒有入選的東西都拋棄掉,是不是會很浪費?這里面有兩個觀念:
一個是物品的作用就是來幫助我們的,就是來讓我們使用它的只有我們使用到它它才能對我們產生價值,否則這個物品就是空占地方、甚至來污染我們的生活空間,同時它的價值也得不到體現。如果一個物品我們根本不用或用不了,我依然還把它留在那里,還需要用空間去收納它的話,那我們其實就是“被物所役”。我們要的是物品為我所用,而不是我們被物所役。
另一個是,其實是要讓我們著眼于未來,不要糾結和后悔于過去,著眼于未來,以及未來的理想生活、創造理想生活為目標去做整理和收納,其實不只是整理和收納,而是創造居室環境,創造生活空間,讓美好的事物圍繞著我們,于是我們也變成了我們理想中的美好。
斷舍離和近藤流整理術最大的一個功用就是讓自己跟能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在一起,愛物惜命的使用,其實這個過程是創造了一個自己理想的生活空間。如果能從價值觀和原則上接受并通過近藤流的五個步驟開展“怦然心動的整理術”,可以讓我們逐漸走向煥然一新的理想生活,讓每一天都熠熠發光。擁有讓你最心動的服裝穿出來的你會是一個新的你,生活在一個自己喜歡的理想生活環境當中的你是一個新的你,在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更清楚,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要做的事,要會的人,要走的道路。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我們和這個周遭世界的關系(而后我們會發現最終我們處理的就是自已和自已的關系)。這里面有人和時間的關系,我們怎么看待過去,怎么看待未來,怎么看待當下;也有人與人的關系,我們怎么看待我們跟親人,長輩孩子,同事之間的關系;還有人和空間的關系,整理收納主要處理的就是我們跟自己最親近的空間的關系,比如我們的居室、我們的辦公室。
我們和這些空間這些東西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子的?我們希望我們周圍是怎么樣的東西圍繞著我們?這就是近藤流整理術要解決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從中修煉出適合自已的原則、概念和方法論,我正在學習實踐中,愿與大家一起分享進步。
--------------------------------------------
小初
職業經理人
管理學博士
高齡新媽
跑者、教練
修煉精進者……
關注,轉載聯絡:
微信公眾號:天堂里的另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