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個好人

王陽明

這幾天看了王陽明心學,感觸很多。

王陽明是“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圣人。他精通儒、道、佛,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它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

01 ? 立志做一個好人。

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圣人。

立志,是王陽明心學的第一大課題。

王陽明的志向是做一個圣賢之人,而“致良知”則是成為圣賢之人的途徑。

良”,即良心。“知”,即智慧?!爸铝贾奔垂饷鳎ㄖ┠愕谋拘模迹酥海拼耍瑦圩o自己。

王陽明立志成為圣人,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立志做一個好人。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很震驚。我聽說過立志掙100萬,立志買法拉利,立志做省長,但從沒聽說過立志做一個好人。

02 為什么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那么大?

在王陽明看來,圣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在于:圣人的良知猶如新鮮出爐的純金一般,而普通人的良知卻被不同程度的“貪欲”的塵埃所蒙蔽,只要撥開欲望的塵埃,便見圣賢。

假設一個人真的安于庸俗的生活,倒也不失為快樂的人生;但實際情形并非如此,人們內心的良知時時涌動,卻不能變成行動和成果,帶來的往往是遺憾和不滿足。

很多人不滿足于當前的微薄收入,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可是他們害怕改變,幻想著不勞而獲,整天活在不滿意、不快樂的世界里,實屬不易。

20歲,后悔自己高中時沒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30歲,后悔年輕時沒好好學點技能以安身立命;50歲,后悔中年時沒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一事無成;65歲,后悔自己這一生的碌碌無為……

記得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句話:假如時間可以倒流,歷史可以重來,有一半的人將成為偉人。

可惜世界上沒有后悔藥。

大多數人后悔的最大原因在于,他們年輕時沒有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想著要發家致富,卻懶于學習知識;想著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卻不想去鍛煉。這是一件很遺憾,很可悲的事情。

03 ?那如何致良知呢?

所謂致良知,就是按照自己真心覺得是好的、對的方式去生活。

①控制自己的欲望。

“存天理,滅人欲”的意思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使之剛好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非消滅人的欲望。

有再多財富,一次只能吃一飯,睡一床,住一房。多余的,徒增煩惱而已。

剛好滿足自己的欲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你覺得新鮮、幸福。

反之,如果你放任欲望的膨脹,有了100萬,想著掙1000萬,有了1000萬,想著掙一個億。你沒有想過用這些錢來為社會做些什么,而一生兢兢業業,只為人民幣服務。可遺憾的是,死了卻不能帶走。

欲望是一個無底洞,得學會控制。

②善待自己。

自食其力,用心呵護自己,善待自己的身體和名譽。

③善待你身邊的人。

所謂善待他人,就是為他人提供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為饑餓的人提供食物(生理),保護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安全),與朋友交往熱情大方(社交),與人交往真誠而禮貌(尊重),幫助他人實現目標(自我實現)。

只要一心一意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即是致良知。

結束語:

你想成為小草還是大樹?換句話說,你想盡量開發良知,還是隨意將它掩埋?

人生本身不一定有多大的差別,無論圣賢的活法,還是庸人的活法,都不容易,也不太難。往哪個方向走,將決定你的命運。



? ? ? ? ? 本文參考——《王陽明心學使用手冊》

? ? ? ? ? ? ? ? ? ? ? ? ? ?——《王陽明箴言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