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10分左右張杰在微博宣布謝娜懷孕喜訊!
他寫道:“我們有了最好的禮物,娜娜,辛苦了,永遠愛你~們,你們都是我的寶貝”。
隨后謝娜轉發,并配文“最喜歡吃你每天早上給我煮的營養餐,心里甜甜的。嫁給你是我的幸運,現階段更是我覺得人生最幸福的日子,未來的日子我們共同加油,和我們的寶貝一起幸福快樂的走下去!”
2007年,謝娜張杰相識。
2011年七夕,兩人正式對外公布婚訊。
9月26日,謝娜與張杰舉行婚禮。
而今天,剛好是他們的結婚6周年紀念日。
01
不談往昔,只顧今朝。
這是一本眾所周知的愛情“小說”關于杰哥&娜姐。
張杰謝娜這對女強男弱的姐弟戀一開始并不被外界看好,但兩人在一舉一動中流露出來的愛意和甜蜜卻足以證明兩人的情比金堅。
然而別看張杰和謝娜此刻甜蜜幸福,他們的愛情過程卻不像很多人那樣一帆風順。
最初張杰的名字前面常常被冠以「謝娜的老公」,而經歷叛逃、借人上位等無數流言蜚語后,他們始終對彼此不離不棄。
此前張杰首度在節目中「開講」自己曾經經歷的磨難和挫折,更在現場溫暖告白老婆謝娜稱:謝娜的老公張杰,我認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一句話。
當被問及“謝娜和你媽媽同時掉水里,先救誰?”這個老套的問題時,憨厚可愛的張杰竟認真思考了近五分鐘后說:“媽媽掉水里,爸爸可以救,娜娜掉水里,只能我來救。”
網上一度盛傳,有娜姐在身旁,杰哥的視線永遠只望向一處。
今年是張杰出道第十年,談到低谷、流言蜚語、人生選擇等,張杰都無處不提及感謝娜娜。也坦然回應:沒有謝娜,張杰一定不是現在這個張杰。
而謝娜也毫不掩飾對張杰的愛:我要努力做你的好老婆,一生一世愛你!
撒貝寧在此前開講啦現場更是爆料,張杰上節目前,謝娜的緊張遠勝張杰,不斷微信問小撒。小撒也趁機開玩笑打趣:這就是謝娜,從來不給我發微信的人,我才知道友情是這麼現實的東西。
02
因為是你,所以我依舊像個頑皮的“孩子”
張杰微博一發,分分鐘成爆款熱點。
曾經有網友打趣道:娛樂圈未解之謎之一--娜姐的肚子。
何老師曾在采訪中提到過謝娜一直不要孩子的原因:“娜娜很努力,但也因為這些年拼命努力工作,傷了自己的身體。她的胃很不好,糟糕到甚至喝啤酒都要加熱的程度,并不像外界盛傳的那樣...”(意思大概,如較真,請繞行)
今天這條新聞一出,也算是打了之前那些惡語相向的鍵盤俠的臉。
很多人都會因娛樂圈中明星的戀情去判定愛情的本實,而今天這個熱搜一出,我想又會有一批愛情粉回歸到之前的隊伍中,相信愛情。
而現實也確實如此,張杰一直在用行動去證明他對于謝娜的愛。
會在出差回來后準備小驚喜。
看著她鬧,陪著她笑,忘記了自己本屬安靜的性格。
會在睡前給她講故事,為她準備溫水。
了解她的一切小習慣,不去拆穿,只是默默的寵著她,讓她卸下心房去真實,像個撒嬌的孩子。
...
而最美的愛情不過如此:“即便我們攜手走進婚姻,老夫老妻已久,一點點把情感深化成親情,彼此確依然記得保持最初的激情去動心,用心維護這段感情。”
03
愛情多種模樣,但幸福的方式都一樣。
我很少去寫愛情,也幾乎從未寫過我和彼得哥的愛情故事,只是偶爾提及。
在微博私信中,我總是會收到些想吃“狗糧”的可愛孩子,也會遇到些哭聊情感坎坷的朋友,只有那時,我才會簡單的提及自己的情感生活,用實例去教他們如何面對。
今天,我在微博分享了一段視頻,關于“戀愛恐懼癥”的。
泰國短片《戀愛恐懼癥》(可在微博@楊熹文觀看)
看過我的書的讀者們都了解,曾經我也有過一段比較受傷的情感經歷。
那時的我以為自己是世上最糟糕的女孩,甚至懷疑自己會不會永遠與幸福擦肩而過。
后來,來新西蘭之后,在異國經歷了各種人情冷暖,遭遇了辛酸苦辣,才一點點明白這個道理“揮別錯的才能與對的相逢”。
我不斷地努力優化自己,通過讀書健身擴展交際圈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接近理想的樣子,然后遇到了讓我感知幸福的男人彼得哥。
在過去的推送中我曾經提到過彼得哥帶給我的幸福與滿足:
『我的前半生:你總會遇到一個男人,他說“我養你”』
彼得從未說過一句“我養你”,他只是依舊起早貪黑地去上班,看著我噼里啪啦打在鍵盤上的手指,輕輕說,“你的夢想是寫作,我的夢想只是你。”
也曾提到過我的家人對我的愛情由不理解到支持:
『你帶回來的男朋友哪都好,就是太窮了!』
不是所有姑娘都愿意被安排婚姻,更不喜歡被插手命運。我會常常痛苦,問別人也問自己,你瞧,我那么努力,雖沒有飛黃騰達,卻也沒有依賴父母,我在一個男人的世界中拼死拼活,為什么還是沒有選擇人生的自由?
其實愛情是自己的,能掌控方向的也只有你。也許你曾因為愛情而受傷,變得膽小翼翼;因為愛情迷失了自己,忘掉了回去的路:可都不該成為你放棄愛的理由!就像是曾經我整理的這篇關于愛情的語錄:
『三個字的愛情:我愛你,我恨你,算了吧』
成熟健康的愛情,應該是兩個同向圓,應該是兩座山頭,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呼吸空間,互望成風景,風在其間吹出默契---良質的愛情,會讓自己看到另一個精彩生命的內部,進而雙方一起修習成熟,共度生命的每一階段,而不是讓自己只重視美貌身材、只在一起享樂,卻不能一起分享心事,一起成長。
所以,熹文希望,無論你曾經經歷過什么,無論你此刻對于愛的理解有多么糟糕,要相信總有一個人在前方期待與你喜歡的自己相遇相識相知。
文章的最后送你們幾字箴言:
整理生活?
豐富自己?
靜心等待?
期待相遇?
且行珍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