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第一次聽到這首詩,是在楊丞琳主演的《海派甜心》里。
剎那間,我仿佛看見漫天花雨,隱約一個嬌小身影,花瓣飄落在肩頭。
而當我側頭終尋不見花影,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我跟著無聲的嘆息。
這是臺灣詩人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
從熱切的傾慕,到苦苦的等待;
從相遇的驚喜,到失意的苦楚。
這首詩,情真意切的刻畫出一個愛人而不為人所愛的女子,
細致入微,而又淋漓盡致。
這是女子最自然的傾訴,最真切的追求,
最熱烈的期盼,最勇敢的沖動,
也是,最無奈的失落。
許多人都是這么想的,我也一樣。
但同時,我也找到了席慕蓉自己的解讀,她說,
這是寫給自然界的一首情詩。
當年,她在臺灣新竹師范學院教書。有一次坐火車經過山間。
當火車從一個很長的山洞出來以后,她無意間回頭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張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的花。
那時我差點叫起來。
我想怎么有這樣一棵樹,這么慎重的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的站在山坡上。
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
這棵曾經出現在席慕蓉生命里的油桐,讓她念念不忘。
正如海是藍給自己看一樣,這花,當然也是慎重的開給它自己的。
但是,如果沒有自己回頭的那一機緣,樹上的花是不是就會紛紛凋零?無人知曉?
所以,席慕蓉寫下了這首詩,替它發聲。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我們把它解讀成女子愛人之心求情之切不對。
詩人的解讀是一種,讀者的解讀,同樣也是有權威性的。
詩之靈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