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會自問抱怨有什么用呢?抱怨能解決什么問題呢?生活并不會因為你我的抱怨而發生任何改變。相反的,抱怨只能顯示你我的無能,顯示你我是一個消極的、充滿了負能量的、不太成熟、也不是討別人和自己喜歡的人。
要說生活中不開心的事情,甚至很討厭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只是大家處理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積極的人就會冷靜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思考自己有什么辦法去解決問題。如果因主客觀條件受限無法解決,那就好好接受現狀為先,面帶微笑,直面這些讓人煩惱想去抱怨的事兒。因為抱怨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只能讓自己心情不好的同時,面容變得焦慮難看,失去溫柔和善的吸引。
難道不是嗎?我們有誰見過一個在抱怨生活的人面容柔和又吸引的人呢?
為了我們一天天變得更漂亮美好更有吸引力,必須學會遠離抱怨的負能量,也努力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化解抱怨的負能量。
做為一個醫生,我每一天都要面對一些人的抱怨。
最常見的抱怨就是: ?我都等了好幾個小時了,你還沒幫我看完病!那說話的人是一臉的怒容面對著你,好像你是他(她)的仇人。此刻,面對著如此負能量的人,你生氣不生氣?要不要抱怨?周圍一大群病人還等自己看病呢!你心煩不心煩呢?!而且自己實在是又忙又累,好辛苦好難受。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在幫著對方看病,內心能不委屈不想好好的抱怨嗎?
回答肯定是有!只是我不會選擇針鋒相對的抱怨。
如何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病人的抱怨,這是我們要好好學習與修煉的。因為我們要明白,絕不能讓自己陷入抱怨的負能量廠,否則什么事都不好做了,也別想做的開心了。
當我們審視自已的內心,也努力去發現對方的需求,我會說:慢慢來,別急,好不好啊?如果你有什么急的事,我來幫你!如果沒有急事,那就請按排序等待哦!今天不吃不喝不休息也幫你們看好病!請大家配合我好不好啊?這一說,帶頭抱怨和想要抱怨的人都鎮靜下來了。
要說能做到把握自己的情緒,減少抱怨,似乎還有點學問呢。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有一個著名的法則,即「費斯汀格法則」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事情做出的反應所決定。
當我們能正確管理情緒面對抱怨,能將生活中的90%掌握在手中,讓事情朝有利的一面發展,那么我們就是一個成熟的人。
學習不抱怨、少抱怨,有效化解抱怨則是健康管理情緒的方法之一。
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情緒而影響我們的情緒。
首先我們面對負面情緒要鎮靜,重視這種不良情緒會傳染開來,自己首先要有免疫力不能被傳染,然后也提醒周圍的患者不能被傳染。因為能量有能量場,分為正能量場和負能量場。我們要讓正能量場為我們服務,消除負能量場。
我知道如果要讓自己的工作進行下去,我們周圍的正能量場必須徹底吸收負能量場。
正能量場的形成來自正能量物質,來自于我們的身體有序的體液分子離子的流動; 我們和善的內心與充滿積極肯定的面容; 我們優雅的舉止友善的眼神及關愛的肢體語言。
當強大的能量場形成,我們就擁有了化解抱怨這種負能量的能量。于是彼此的抱怨情緒就自然消散于無形。大家身心徹底放松,一種自然和諧和美好的局面形成。
當我們修煉到能夠把控別人的抱怨,化解別人的抱怨,生活呈現的就是美好與和諧,我們臉上就會充滿自信與溫暖柔和。自然隨之而來的是運氣越來越好,宇宙中那些美好的人與事也將被我們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