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初秋,與夏沒有明顯的割裂,仍混跡于不同的空調下。
立于窗前,公園盡收眼底,滿臉的綠色直撲而來。原來有那么多種綠色:嫩綠、鵝黃、翠綠、鮮綠、墨綠......很多無法叫出名字的綠,它們組合在一起,有層次有色差又不失和諧。
不同的天氣,公園有著不同的顏色與情緒。
晴空下,湖水大方地將綠樹、白云、藍天攬入懷抱;陰天時,灰色與綠色遙遙相望,道不盡的恩愛纏綿;暴雨將至時,似乎黑色與綠色快要打起來,就差那雷鳴軍令;雨天時,公園裹上千萬層紗,扮成西湖的模樣,嫁到了深圳。
我備課累了,或心情煩悶時,總喜歡立于窗前,靜靜地看著初秋的公園發呆。
一次,我問愛人:你看,公園有好多紗,你看到了嗎?他答:下這么大雨,怎么看得清?我繼續默默看著,公園上豎掛著的那一層層紗。
早上,愛人送孩子上學,我也跟了去。
下車時,我一如繼往的毛躁,牛奶灑到了車上。我本能的反應,先看老公的表情,而不是關心灑在車上的牛奶。
愛人長長的一聲“唉”,讓我像犯錯的孩子般,不知所措。幾秒后,突然想到了反抗,下車時,重重的關上車門。
一會兒,愛人電話:你買好東西,我開車來接你。我還是上了他的車,因為不想走路。可我盤算好了,一路上憋著,一句話也不說。
不一會兒,他開口了:你去家還是公司?這個問題,立即搗毀我的盤算,我回答:去公司!我們又不說話了。
到了公司后,我開始忙我的事。愛人用戲謔的口吻:你過來喝茶?我泡茶給你喝?
我:......嗯。
我們坐到一起后,都不自覺笑了起來。
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生氣了,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氣消了。就如同這靜美之秋,總有些陰晴變化,但總不失總體的靜美風格。
弟弟語文生字不好,每天晚上我都有些焦頭爛額。
一邊自責著,孩子一二年級時,為什么不多花點心思在孩子身上,整天想著工作;一邊嗔怪著孩子,為什么不專心點,就這些字,怎么要記那么久。同時,又焦心孩子要9點半睡覺,否則對身體、記憶力、精神都不太好。
早上,與弟弟,走在花園里。
我問:我是不是對你太兇了?
弟弟,笑瞇瞇的:我說了,你會不會生氣?你先答應我,不生氣,我就說。
弟弟,什么時候,都是笑嘻嘻的,哪怕剛哭過,也能笑得很燦爛。
我:好!那你說吧。
弟弟,故意放慢速度,昂著頭,舉起手,在藍天里畫了一個“中”字。
他揚起頭,神氣的看著我:你看到天空里的字,是什么字了嗎?
我看到了,湛藍的開闊的天空;看到了,弟弟的小手在上面寫了“中”字。
我又感動了,莫名其妙地感動。我相信很多媽媽,經歷過與 我類似的莫名其妙的感動。天下的媽媽,最愿意也最害怕看到孩子:小小的手、軟軟的腳、清澈的眼睛。因為這些,會讓一個堅不可摧的女人,瞬間化成一團棉花。
我故意問:那"中"是什么意思?
弟弟:中就是,又要嚴厲,又要溫柔。
我:那是不是代表,目前我做得還可以。
弟弟:其實可以溫柔再多一點點。
我們走到花園門口,等爸爸車開過來。剛雨過天晴,花園門口有個大水坑。
弟弟,一看到大水坑,總是興奮難耐,有點躍躍欲試。但礙于我站在身后。
弟弟:媽媽,這個水坑好美?你看!里面可以裝這么多東西,樹、白云,還有藍天!!白云還在里面游泳呢,你看在里面動呢!
我從未這么仔細地看過水坑,在弟弟的引領下,我確實看到了一個靈動的世界。
我們都是秋之一員,靜美自然的狀態,就是真實的自己。讓我們自然的相處吧,人與人之間,與自己,與自然,與周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