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起,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若干年的教育生涯里,老師反復向我們灌輸的,以至于眾多從未找到自己獨特價值的人,理所當然地將它看作機械教條中的又一條罷了。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可以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的,關鍵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正在經歷的,以及找到對你來說有意義的角度。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以借助局外人的眼光幫你更準確地找到意義。
在這本書中,作者推薦了三種最為常見的找到意義的途徑。
途徑一:創造一番事業。當你忙碌于一件對你來說有價值的事情時,你就不會覺得空虛和無意義了。
途徑二:愛人。愛,是幫助一個人,發覺自己潛力,敦促/協助他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經道路。
途徑三:忍受苦難。這里的前提是,將要忍受的苦難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說原本是可以消除的困難,卻硬要去經歷它,那么當事人不是愛好自虐就是有精神問題。在不可避免的苦難面前,試著轉換角度,將它們變成對當事人來說有意義的經歷,唯有認識到不斷超越過去的自己,是極其重要的意義,人們才能真正認識到意義的價值。
苦難會帶給人恥辱感嗎?
傳統精神分析學告訴人們,應該用幸福感和希望替代苦難的傷痛,如果你不能做到,那就是你有問題,這樣“強加”于當事人的幸福感,不僅不能使他們幸福,反而加深了罪惡感,因為他們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感恩幸福。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是那么不同,對每個人來說將能夠體驗到幸福的途徑也是絕對不同,精神分析專家,應該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激發他找到自己的意義,而不是替他承認意義存在。
讀完這一部分的內容,你有沒有替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意義?我對當下自己的意義,定義為不斷精進自我,超越對自己劃定的限制,活得坦然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