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布羅集市

文/一土

就像挪威的森林一樣,我被這個名字深深的吸引了。音樂可以超越國界,只聽旋律。有的聲音空靈宛轉,只覺得是天籟之音。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聽,音樂本身就已經不是音樂了。

聽莎拉布萊曼的聲音,聽王菲的聲音,都純凈空靈。對于音樂的理解,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見解。我不大聽網絡歌曲,注重旋律與歌詞。特別在乎原創,和詞曲的控制力。至于演唱,在于歌手的演繹與專業。

有時我也聽B站的惡搞歌曲,鬼畜類也算是娛樂至極。沒有什么正經的音樂可以隔絕低俗的靡靡之音,當然,這個時代有各種表達。聽嘻哈的,不大愿意聽古典音樂。聽流行歌曲的,也許對喊麥有抵觸。

暫且不去討論喊麥是否屬于音樂,已有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將它等同于音樂的一個分支。我對于音樂的理解,全是表面的,不能深究。我沒有聽音識曲的閱歷,總是循環著熟悉的幾首歌。音樂能夠傳達情緒,影響我。當我聽《夜鶯》時,我整個人都特別寧靜,此刻什么都不去想。只是想躺在一張很大的床上,或在一片漆黑的夜里,閉上眼睛感受。

在文章一開頭,我總用我的感受帶領大家來到一個近乎于我的世界。到底,我的生活是否與文中描繪一樣,大概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試圖掩蓋的,絕不會出現。我想要表達的,也總是穿插其中。我承認,大部分事實源于我。我的眼,能夠觀察普通人正在觀察的事情。并無特別之處,只是不厭其煩的記錄。

具體有多少發揮,這取決于夜晚能給予我多少的想象。夜深人靜時,才是所有疲倦躺下的時候。身心俱疲,可是心累比不上身體的勞累。我不能動彈了,累得像一條狗。可是,我的心,依然能夠繼續徜徉在大海里。沒有狂瀾,也還有微波漣漪。

如果聽一首《斯卡布羅集市》,仿佛有青草、迷迭香,四處彌漫。像極了,像極了詩經里的描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只是我還記得幾句,大部分早已忘記。我又想重讀那些經典,像聽這首歌一樣,聽得入神。

我的感受,就是千千萬萬個音符所構成的旋律。在我的耳朵里,不停的穿越,到了我的腦海里。我想在水一方,溯洄從之。沿著溪流,不斷的尋覓。是否有一位姑娘在河溪的邊沿,也會否有一位少年,在誦讀千年的詩篇。

少年啊!記得去集市里,在熙攘的人群里,聞到一陣芬芳。那香氣里有的,全是屬于你。有青草,有迷迭香。也許那集市也叫斯卡布羅集市,不知道是東市還是西市,南市還是北市。只是有一位姑娘,不曾穿過河流,不曾渡過小舟。在集市的人群里,有一只花籃,里面有青草和迷迭香。

我似乎聞到了它們的香氣,我順流而下,在河流的盡頭,有一座集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