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從知道李宗盛開始,他就是個大叔人設(shè),如果以吳秀波作為大叔標桿的話,無論年齡外形氣質(zhì),55歲的李宗盛現(xiàn)在只能算做老大爺。之前一直沒有留意過李宗盛的歌,認為那是6070后該聽的,直到大嬸的年紀被朋友安利了這張演唱會專輯。以歌者論,無論老大爺唱什么歌,這首歌都被他題了自己的名字,像油性馬克筆一樣揮之不去,非用一個字總結(jié)就是"糙",演唱會里很多翻唱歌被改編過了,為了照顧他的key,甚至有的直接改成了念白,歌者在演唱會里不潑油不灑狗血沒技巧沒細節(jié)甚至沒功底,但是就連穿插在歌里有意無意的嘆氣都聽上去很爺們。哪怕他唱“四慫”都透著我不是治不了你,我是讓著你的狀態(tài),很神奇。以詞者論,李宗盛的確有很多歌詞太有誠意,《山丘》《給自己的歌》不配上旋律,歌詞都值得拿來一看。敘事歌難寫,《領(lǐng)悟》《你們》幾乎毫無匠人痕跡,無論刻意隨意,比起泛泛的情話,李宗盛最真,最通透,也最有體驗。以作曲論,李宗盛是不多的能給散文都譜上曲的創(chuàng)作者,小觸曾用“創(chuàng)作潔癖”形容李志,李宗盛有時候會有“創(chuàng)作怪癖”,比如《十二樓》里他規(guī)定編曲用一個八度完成一段很長的尾奏,沒有原因,就是想看編曲被束縛住手腳能發(fā)揮成什么樣,可愛。很不喜歡有的人會說老大爺一到演唱會唱《當(dāng)愛已成為往事》就難忍哽咽,是消費前妻。愿意相信什么,眼睛就看到什么,只是覺得人能才華如此,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