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意家居研發生產加工批發熊山村
? ? 今天一個朋友轉發一篇文章給我《17年17人諾獎背后:當我們在搶房的時候,日本人在瘋狂的布局未來》,我朋友說日本很恐怖,他感到恐慌。我讀完卻有不同的感受,在這說說感想。
? ? 通讀全文,無非就是由一個諾貝獲獎者又是日本裔而引發的日本產業結構調整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影響的反思,整篇文章都是在說日本企業多么熱衷追求創新,國家啦資本啦對投資研發的比例多么熱烈高漲,說日本人創造力多強,執行力多強,處處體現著那股匠心精神。批判中國只會搞城鎮化,搞房地產,經濟充滿泡沫,說炸就炸;中國企業沒有創新意識,投入創新的資金也少的可憐;中國人做生意比較浮躁,追求熱錢等等。
? ? ? 文章說的也是事實,日本人的制造業確實很驚人的創造性和競爭力,生產的產品質量非常可靠耐用,特別很多精密電子元器都是世界獨有,這些都源于他們永不停止的研發創新投入和深入專研的匠心精神!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在很多方面確實也存在不足,而且走的發展道路也沒有行跡可尋,因此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很多問題,這也是事實。但是我還是從下面幾個角度,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 ? 1.日本的創新及為此展現的匠心精神值得肯定,但也要看到中國近代的創造力!我也喜歡很多日本產品,比如2000年的時候我特別迷戀workman,還特意讓小舅從日本給我買了一個sony的,大小只有一個磁帶大點,那時拿著這個可是土豪的感覺。但是你現在還會買sony的什么產品,基本不會了,因為蘋果三星華為更搶手了,更能贏得消費者的心!這就是那句話精致的不一定實用的,好看的不一定有市場的。
? ? 2.日本的匠心精神的興盛是有先決條件的。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市場相對較小,然而日本是一個有秩序有規則的國度,相對的閉塞更容易出精品。在同等購買了的情況下,就要不斷創新才能勝出,資源的匱乏,又逼著他們深耕勞作,用有限的資源制造出出眾的產品,日復一日形成精益救精的匠心。日本一個精心培育出來的蘋果賣10元,但在中國10元可用買10個蘋果,我想不能說中國的就沒市場。再者日本的高鐵修建成本是中國的一倍,都說日本的安全,但是中國的高鐵已經通車里程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而且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 3.日本創造的實物產品很有創造性,你不能說中國創造興起的虛擬產品就沒有創造力。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京東,騰訊,這些大公司的市值我想不比一些日本企業差,而且他們推出的很多業務都已經引領整個世界,比如移動支付,已經遠遠的甩開日本幾十年;比如說滴滴打車已經收購優步。
? ? 4.像蘋果公司這種以產品為主導的企業經營模式不會太多,也不可能持續下去,因為他生產什么你用什么,這個對產品設計要求太嚴格,最終還是會回歸市場原有額本質,消費者需要什么,你生產什么,所有匠心過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你太專注就會失去一些最佳進入市場的機遇,這正好給了別人參與競爭的縫隙。
? ? 5.光有創新還不夠,還要有高效的運營。匠心精神應該與互聯網精神結合,這樣才會發揮最大威力。你埋頭苦干造成了好酒,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移動互聯的時代,好的產品加上好的運營才能實現高效的產銷一體化,有效的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世界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 ? ? 日本人的匠心精神給了我們的不是恐慌,應該是動力和機遇,就看你那個角度看問題,世界的大融合,分工細致化就可以產生新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