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姜子牙驕兵必敗后,痛定思痛,從此再也不敢小看眼前的任何一個敵人。在大家合力之下,終于殺死澠池縣守將張奎夫婦,破了澠池縣,武王黃河上白魚躍舟,更加振奮了三軍士氣。此時的紂王,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朝中可用出征大將已無一個,情急之下,想要御駕親征,被中大夫飛廉出面阻止。最終聽從飛廉之計,放榜招賢,不成想卻招來了一些不是人的東西來。
在張奎還在前線戰斗的時候,梅山七怪的前三怪袁洪、吳龍、常昊就已經聞榜前來應征,并被紂王封為大將元帥,統領二十萬大軍御敵。其余的四怪,用書中的話說,是為了掩人耳目,沒在一起來,而是陸陸續續的前來,以應招賢榜之數。緊接著,兩個名叫高明、高覺的桃精柳鬼也下山了,參與到袁洪的陣營中來,一時間,姜子牙的大軍不得前行。
梅山七怪
先來看看梅山七怪的相關介紹,袁洪者乃白猿精也;吳龍者乃蜈蚣精也;常昊者乃長蛇精也;俱借“袁”、“吳”、“常”三字取之為姓也。接下來出場的是朱子真是一口大豬,楊顯是是一只羊精,戴禮是一只狗怪,金大升是頭水牛。再看高明高覺兄弟倆,他們倆乃是棋盤山桃精、柳鬼,桃、柳根盤三十里,采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成氣有年,并借棋盤山軒轅廟內的千里眼、順風耳兩個泥塑鬼使精氣,目能觀看千里,耳能詳聽千里。面對這九個奇形怪狀的妖怪,殷商陣營的人也看不下去了,魯仁杰曰:“此正所謂‘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今日他三將俱是些妖孽,不似人形。今天下諸侯會兵此處,正是大敵,豈有這些妖邪能拒敵成功耶?!笨纯矗B普通凡人都知道,妖邪不能勝正,梅山七怪、桃精柳鬼豈能不知?
桃精柳鬼
其實他們是知道的,尤其是桃精柳鬼,具有千里眼順風耳功能,在西岐以及五關上發生的戰斗,幾乎是心知肚明,梅山七怪雖沒有這些本領,道聽途說還是有的。連最厲害的通天教主及其門下,都被闡教收拾的服服帖帖,這九個小怪憑什么來與姜子牙抗衡?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十分不愿意來參加這場戰斗的,畢竟千年修煉不易,只是,他們不得不來。
因為他們是妖,和千年狐貍精一樣,是妖,在《封神演義》里,所有的妖,都是要聽命于一個人的,那就是女媧。在一開始的場景中,蟲子天下就曾經說過,千年狐貍精其實是不愿意去迷惑紂王,替女媧賣命的,她還想繼續修煉,以期能加入通天教主門下,脫離妖門。同樣的道理,梅山七怪、桃精柳鬼也是這樣的心態,梅山七怪在梅山好好的,其樂融融,桃精柳鬼在軒轅廟內,借助人間煙火,何其快活。只是,這次女媧再次出手,用招妖幡招來這九人,也是如前番狐貍精一樣,威逼利誘,才使得這九個人前來戰場送死。
女媧娘娘
女媧娘娘為何要將這九人送到姜子牙跟前送死?其實原因很簡單,女媧作為上古真神,自然知道封神榜的事,也知道元始天尊早就將這九人的名字上了封神榜。如果女媧娘娘不出面,姜子牙以什么理由去梅山找他們?桃精柳鬼樂居棋盤山,姜子牙又如何尋得他們?而且,女媧娘娘在書中,乃是萬妖之首,天下眾妖都要聽命于她,梅山七怪、桃精柳鬼不敢不服從與她。只是這一次,女媧娘娘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雖然沒有親手殺死自己的九個部下,九個部下卻也因女媧娘娘而死。其實這九個人,也和千年狐貍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一樣,也渴望千年修煉得出人形,再而找機會拜入通天教主門下,以成其仙道。只是,由于通天教主的慘敗,斷絕了他們的念想,再加上女媧娘娘的威逼利誘,這才甘心前來送死。
袁洪
?其實關于這九人不是自愿前來的,也有些許證明。一是出現的時間,如果他們九人是自愿前來,為何不在通天教主大擺誅仙陣、萬仙陣時前來,那時正好在通天教主面前立功,也好日后順其自然拜其門下,因為那時女媧娘娘不許他們前來。二是梅山七怪和桃精柳鬼雖不在一山修煉,卻也本來互相認得,書中道:袁洪認得他是棋盤山桃精、柳鬼,高明、高覺也認得袁洪是梅山白猿。彼此大喜,各相溫慰,深喜是一氣同枝。什么是一氣同枝?就是說雖然彼此的修煉地不是一個地方,卻也時常互通往來,同為女媧娘娘門下。三是女媧娘娘的出現時間,女媧娘娘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金大升追殺楊戩的時候現身,幫助楊戩拿住金大升和袁洪,那是女媧娘娘知道,憑借當時的姜子牙及其師侄門下,是無法降服金大升和袁洪的,只有自己出面,才能圓滿完成自己要梅山七怪和桃精柳鬼下山的計劃。四是袁洪的敗退之路,在整部書中,所有的敗將仙家,逃走時均沒有注明逃往哪里,只有袁洪,徑自逃往梅山?為啥?因為袁洪心有不甘,雖被女媧娘娘強迫下山,最終還是想回梅山躲避,再也不參與紅塵之事,從袁洪上梅山之后,竄出千百小猴兒,手執棍棒,齊來亂打楊戩就可看出袁洪真的后悔了,只是女媧娘娘沒給他這個機會。
最后的妖魔鬼怪已除,姜子牙面前再無鬼神仙家出現,一路勢如破竹,最終逼得紂王在摘星樓自焚,得其報應。紂王雖死,卻死的壯烈、慘烈,相比之下,同為國家之王的周武王,就顯得遜色多了。其實,在整部書中,周武王的真實身份,是姜子牙的政治傀儡,什么?你不相信?說蟲子天下胡說八道?別急,咱們下文就來講講,周武王是怎樣的一個政治傀儡。如果你喜歡,就請多多關注蟲子天下,再聽蟲子天下絮叨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