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子
“禮花”在潔凈的天空中綻開,好美啊!不像從前見到過的城市里的禮花是混混頓頓的,人的肉眼望去,花與天空沒有清晰的邊界,它帶給人的歡樂就只是唰的那一剎那,過后不會留下很深的記憶和美學上的感受;山里的禮花確不同,它是清清明明的,天空只是它的舞臺,是它的配角,是它的帷幕,干凈透亮的帷幕上,禮花像星星一樣閃爍。
樂隊被請進了高家的正廳,山里人應該稱作“堂屋”,正廳里擺放著一張長方型大木板桌子,長度大約2米4的樣子,寬度不足1米,高度比我們日常見到的餐桌略矮些,估計0.6米的樣子,桌子上擺放著瓜子、花生,還有茶水以及灌裝的飲料。
桌子的三面正好圍坐了八個人,八個人當中有二位女子嗩吶手,好牛!感覺他們至時至終吹的都是一支曲子,一定是有什么講究的。堂屋正對著大門口的那面墻上供奉有神像,神像前面擺放著神龕及供品,但不知道供奉的是哪位尊神?炎帝神農氏?后悔當時沒有弄清楚。
“火炮嗩吶”是神農人家操辦“紅白喜事”必不可少的節目。
宴席開場了,原來800人的宴席是這個樣子的,東邊那個紅色餐蓬里八張大桌子,一席可坐80人,坐滿一桌就一桌一桌的開餐了,但是一批只能容納80人。有一部分沒有上桌的,都坐在西邊的空地上一邊等候一邊慢悠悠的敘著家常。
太陽暖暖的照在他們身上,這里是炎帝神農氏工作的地方,這里有神農氏的遺風,這里的人民勤勞質樸,今天是他們喜慶的日子,也是他們休閑聚會交流的日子,他們安逸的坐在陽光下,磕著瓜子花生,品嘗著他們自己制作的茶“神農炒青”。
被山風、歲月、陽光沉淀過的面龐,有著古銅色的質感。他們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都找不到造作之氣,仿佛這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享受,他們享受日復一日的勞作,享受山風的凌冽,享受陽光的直射,此刻正享受著傳統節日的喜悅,相互間展露出甜蜜美好的笑顏。
? ? ? ? ? ? ? ? ?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