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尼采

偉大從平凡而來,服務與平凡。

尼采的超人理論是拒絕憐憫的,卻往往被誤讀為尼采拋棄了弱者,是納粹意志的體現。納粹意志源于對自我的粉飾與對弱者的踐踏,尼采與之大相徑庭。我覺得尼采是同情弱者的,他不憐憫是因為想要拯救。拯救這世界的平庸,拯救這世界的偽幸福,拯救人對生存意義的詮釋。

這一切的思考都源于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帶來的可以說是物質文明的享受,帶來的也是對傳統人生存意義的改變,放佛生活就是為了享受科學的成果。而現實與這個美好的目標背道而馳,人成了科學的奴隸,陷入了對生存意義的迷茫當中。

這時候讀讀尼采,可以看出他對未來的預見性。在這個哲學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時代,科學日異月新的飛速發展。從思考來決定思維變成了從事實來決定思維,而事實有什么用呢?就和我們從這個山頭坐飛機飛到另外一個山頭,我們會因為這個事實而獲得幸福嗎?不會,事實就和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一樣,你只能是一個旁觀者,即時被淋濕了你也無法參與自然的歡愉中。

尼采在這個世界上經典的最后一幕,就是面對被奴役鞭打的馬,感受到了力量被抽離的無力感。他最終還是沒法拯救所有平庸,沒法改變這個世界。是的,他的思想是偉大的。但是偉大需要從一點一滴的平凡做起,那么為什么超人在現代不再有?科學使得我們甘于平凡了嗎?因為沒有人再去想要獲取權利,想要成為偉人。因為科學技術已經從事實上的物質讓人們獲得了一種虛假的精神滿足,因為當權者已經用事實崇拜洗刷了我們的人性。

當尼采看到那匹被鞭打的馬時,意識到世界如同一個養豬場,他不想當那個豬倌。所以,他瘋了,逃離這個無法思考的世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