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尼采的人生哲學》

這是我在圖書館借書以來第一次借到新書。

以前,只知道尼采的哲學很深奧,不為當時所接受,最后把自己也整成精神錯亂了,真是現實版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我還是在某個偶然的機會看到魯迅的文章都是受到了尼采的影響呢。由此推斷,尼采的哲學也會像魯迅的文字,晦澀難懂是最大特點,還帶有點悲觀主義色彩,讀著就讓人那么壓抑。

讀完這本書,又顛覆了我原先愚昧的認知。

書里沒有一句咬文嚼字繞口的文字,倒像是雞湯文,這點兒讓我有些失望。不過作者在分析尼采的哲學時,也是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讓我看到了不少名篇、典故、名人事跡。

合上書,尼采的文字除了哲思,還有美感,更能紓解現代快節奏、強競爭的高壓力,尼采不愧是先哲。他的思想能穿越時空,直抵當代的人心。

關于孤獨

尼采說:清潔是他的第一生存條件。這就是為什么我不能忍受社交的緣故。

有一次,他的好友邀請他去交流文學作品時,尼采卻堅定地拒絕了“在我思如泉涌的時候,有人要來這打斷我。假使我不能很好地維護自己的孤獨,那么我將選擇離開,……,我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浪費,我發誓!””

看看尼采是如何珍惜自己的時間!這就像我們常說的,“無用的人脈”和“你所謂的合群不過是在浪費時間”,這就是最好的實證。

周國平在其著作《尼采在新世紀的轉折點上》中寫道:哪一個心靈正常的人,不需要來自同類的愛和理解呢?然而,哪一個真正獨立的思想家,不曾體會過孤獨的滋味呢?

真正的哲思者都是孤獨的。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我們總是想要許許多多的朋友,剛剛認識,就迫不及待認定對方是自己的朋友了。不與朋友在一起,就變得忐忑不安,這說明你正處于危險的狀態。害怕孤獨,才會索求朋友。希望和他人在一起。渴望從別人身上,得到所謂的安全感。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你無法愛自己。然而,即使你擁有再多的朋友,也無法真正幫你趕走孤獨,撫平你內心孤獨的傷口,也無法使你真正愛自己,你只是在自欺欺人罷了。要真正愛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埋頭于某件事中,靠自己的雙腳,朝著高處的目標行進。雖然會有痛苦,但那是心靈成長的痛。

呼朋喚友,置身于喧囂的人際,并不是驅除孤獨的方法。唯一的方法是尼采說的“真正愛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

孤獨成就了尼采,讓他的哲思跨越百年,在當今依然光芒閃耀。

正如這本書的作者所言:孤獨,是因為你站在高處

關于夢想

尼采在《曙光》里說:

我們會為過失負責,可為什么不為夢想負責?

那難道不是你的夢想嗎?你不是口口聲聲說要實現的嗎?你的夢想如此不堪一擊嗎?你的勇氣如此脆弱嗎?

難道那不是只屬于你的夢想嗎?如果你從最開始就沒打算為自己的夢想負責,那么夢想怎么會實現呢?

現在“夢想”這個詞已經被用得泛濫了,隨處可見,任人呼喊。本來是挺高大上的詞,現在覺得那么隨意了。

其實,夢想就是一個人的理想。

在這里,我特別欣賞本書作者對夢想的解釋:夢想往往是自己發自內心的一種愿望,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呼喚。夢想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它帶來財富和名譽,也不以它為職業,但它會帶給你快樂。

蘇格拉底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所以,我們不該給自己的隨意戴高帽子了,隨口就提。如果你真的想要為自己的夢想負責,就把它珍藏在心底,顯露在實踐吧。

關于愛情

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里說:你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人出現嗎?你是在找一個戀人嗎?你想找個深愛自己的人嗎?沒有比這更自以為是的了。你是不是在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以讓更多的人喜歡你?只要有一個人愛自己就夠了?那個人也是人群中的一個啊。大家都不喜歡你,又有誰會去愛你呢?喂,你沒糊涂吧?你這是在強人所難呢。

這是在告訴我們:不要抱怨沒有優秀的人喜歡自己。你首先要讓自己變得跟自己喜歡的人一樣優秀。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說:假如你在為結婚的事猶豫,那就安靜下來,問自己一個問題:/當你年過八九十,是否依舊能與對方交談甚歡?/漫長的婚姻會經歷很多事,但那些都是暫時性的,總有一天會消失。但,只有兩個人之間的談話,會占據婚姻中的大部分時間。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話的時間也會增多。

這是在告訴我們:結婚要找的是能聊到一起的人。

誰都希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漫長的一生廝守一人,若是相對無言,沒有精神的交流,婚姻無異于同床異夢。

尼采在《快樂的知識》說:當你愛上一個人,你會努力掩飾自己的缺點和短處。這并不是虛榮心作祟,而是不想傷害自己愛的人。并且,你會在對方發現自己的缺點之前,盡可能改掉它。我們會在愛中不斷完善自己,成長起來,逐漸接近完美。

這是在告訴我們:好的愛情是讓你不斷完善自己。

小仲馬在《茶花女》中也說過:真正的愛情永遠是使人積極向上的。

但,我覺得最為精辟的是張小嫻的名言:好的愛情是你透過一個人看到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世界。


關于生命

在百年之前,尼采作為一個哲學家就對“久坐無益”有了認識,不得不讓人驚嘆!

他說:不要老是坐著不動,不要相信任何不是產生于戶外空曠之地的思想,不要相信任何不是隨著身體自由活動而來的思想,也不要相信任何不能鼓舞你筋肉的思想活動。常常坐著不動,是真正違反圣靈的一種罪惡。

對待疾病,尼采更是顯示了超越凡俗的不一般的胸懷。

他在《尼采的生命哲學》寫道:對一個內在健全的人而言,疾病甚至可以作為生命的有力刺激品,作為生命旺盛的刺激品。我就是以這種態度來看我長時期的疾病的:我好像重新發現了生命,包括我的“自我”在內。

對于死亡,尼采更是有著參透人生的境界。

尼采在《權利意志》里說:人總免不了一死,所以在面對死亡時,我寧愿選擇慷慨赴死。人的生命總有一天要終結,所以我選擇全力以赴向前沖。時間總是只有那么一點,所以我選擇把握此時此刻的瞬間。至于唉聲嘆氣,就留給那些歌劇演員們去做吧。

多么的豁達!多么的質樸!又多么的斗志昂揚!多么的激勵人心!

讓我們向死而生!

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要熱愛生命!

就像尼采在《快樂的智慧》說的:是的,活著是有價值的!是的,我應該活下去。


人類的全部幸福就在于希望和等待之中。希望是幸福,等待是幸福,活著是最大的幸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