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遠離的母愛
小說開篇,從康代這個旁觀者、雇主、朋友的角度,再現了身患抑郁癥的百合子短暫、孤獨、凄涼的一生。
康代眼里的百合子
初次見面,康代眼里的百合子年輕、貌美,話不多,但措辭簡潔、得體,從內到外透出一種淡淡的憂傷。
很快,百合子就以勤懇的工作態度和自身的女性魅力獲得客人們近乎完美的評價,也給酒吧生意帶來了興旺。
只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盡管康代和百合子相處時間越來越長,兩人之間也逐漸聊起各種話題,但康代總覺著百合子并沒有真正向她敞開心扉。不只是她,不管是誰,百合子似乎都沒流露出真實的一面。
關于離婚和孩子,她也幾乎不提,康代問起,只是淡淡回應:是我不好。我不配。不管是作為妻子還是……母親。
十年之后,百合子與一名被她喚作“綿部先生”的客人之間有了不尋常的關系。康代以為兩人會進一步發展到結婚的地步,卻不想百合子直接否定了這種可能,而且,和百合子一樣,綿部身上似乎也有一言難盡的隱情。
隨著綿部的離開或是重新出現,百合子的狀態也時好時壞,最后幾年,她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最后不得不長期休假。康代一邊忙著在兩家店奔波,一邊忙里偷閑關照她。但百合子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
一個下雪的午后,康代擔心她的情況,打電話,鈴聲一直響,卻始終無人接聽。她突然感到不安,前去探望,卻發現百合子倒在廚房,不知何時已悄無聲息離開了人世。
康代看到如此凄涼離世的百合子,放聲痛哭。
加賀恭一郎尋找母親離家出走的真相
母親離開家時,加賀還是個小學生,直到取回百合子的骨灰,十幾年來,他一直都以為母親出走的原因在于父親,因為他完全不顧家庭孩子,和親戚間的人際關系非常糟糕,他猜想一定是這些原因迫使母親選擇離開。但見到康代,聽她談起母親當初告訴別人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錯,才覺出事情也許并不是他想的那樣,于是向父親追問真相。
父親對加賀講起往事,從和母親的相識到結婚生子,親戚們一直對曾經有過陪酒經歷的母親非常抵觸和歧視,父親為維護母親和親戚們鬧得很厲害,但終因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家庭和與親戚之間的交往,這讓母親的日子更加艱難,她不但直接遭受親戚赤裸裸的歧視和傷害,還要照顧自己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精神上承受著巨大痛苦和壓力,而忙碌的父親對此渾然未知。
后來百合子的母親病逝,她感到唯一可以傾訴的對象沒有了,精神上也失去支撐和依靠。她內心深處的痛苦無法釋放和緩解,終于在忍耐到了極限后選擇出走。
離家時,她留下一封信,寫著“我已失去了作為你的妻子和恭一郎母親的自信”,當時父親感受到她精神上承受的巨大壓力,決定順其自然,他認為那樣才是對兩個人都好的做法。
父親一直對自己未能分擔妻子的負擔和壓力深深自責,想到妻子那樣孤獨凄涼死去,始終未見兒子一面,他的心很痛。為了懲罰自己,他在病危的時候也不讓兒子守著他,寧愿一個人面對死亡,表達對妻子歉意,以此做最后的了斷。
或許對父親來說,自己這樣做就足夠了,但對于加賀卻不一樣。
“離開家之后,我媽究竟是抱著怎樣的心情過完了一生,我無論如何都想知道。如果她完全忘了我和我爸,開始了一段嶄新的生活,那樣也無所謂。但是,如果她還對我們哪怕一絲懷念,那么將其好好收集并珍藏起來就是我的使命。因為如果沒有她,我就不會來到這個世上。”
正是這份疑問和執著,加賀在接回母親的骨灰后,精心保存母親的遺物,并把自己的工作單位從警視廳搜查科調到隸屬日本橋警察局的刑事科,借以解開那張紙上的十二橋的真正意思,同時尋找和母親交往過卻從未謀面的綿部。
而最后,他苦苦尋找的、已去世的綿部,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詳細記錄了母親離家后真實的生活。信中的百合子,一直掛念著留在遠方的父子二人,并十分擔心因自己的離家出走會招致丈夫和兒子不和。綿部為了解除她的疑慮,利用去東京的機會悄悄探訪父子二人,從別人口中聽到關于他們的的情況,后又拿來刊登著兒子在劍道大賽上得了冠軍的雜志給百合子。
百合子看到兒子的優秀,得知兒子從事和父親一樣的警察職業,心中非常欣慰和喜悅,難得地露出燦爛笑容。
綿部最后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曾問她有沒有什么想要的東西,她面帶笑容地回答說:什么都沒有,如今這樣就很滿足了,我什么都不需要。
綿部加上自己的一句:我覺得百合子女士以她自己的方式充實地過完了一生。
至此,加賀心中的一切疑問大概全都煙消云散,也應該會為母親從未遠離的愛感到幸福吧。
同是天涯淪落人
同是身在異鄉,身患抑郁癥、孤獨生活的百合子,遇到了隱姓埋名、背負沉重秘密的淺居忠雄,是命運?還是天意呢?
在唯一見證了兩個人在一起的康代看來,百合子跟化名為綿部的淺居忠雄的關系似乎不單純是男女朋友,因為他們之間并沒有那種卿卿我我、幸福愉快的氣息,更像是兩個心靈受了創傷的人在安撫對方的傷痛。
先說百合子。
在康代和所有酒吧客人的眼里,百合子一直以來都帶著淡淡的憂傷,她始終放不下遠方的丈夫和兒子,卻又擔憂自己的存在只會給他們帶來不幸和傷害,因此只能一個人痛苦孤獨地生活。
她遇見了一直以假名字示人的淺居忠雄,難得的相知相遇,讓她終于有了一個可以傾訴和依賴的人,她一邊心懷感恩和懺悔地活著,一邊獨自抵抗著抑郁癥的痛苦,雖然一直以來的日子都非常艱難,但因為有康代的關懷照顧,有“綿部先生”心靈上的關心、撫慰和支持,又獲知丈夫兒子平安,尤其兒子是那樣優秀,百合子的內心其實是非常富足的。
再說說淺居忠雄。
這個從背負巨額債務、被迫逃亡、執意尋死的人,因為女兒的失手殺人,不得不接著行尸走肉地活下去,卻從此喪失了自己的身份和存在的意義,后來又因被女兒中學的班主任兼情人發現后,再次殺人滅口。
在他沉重壓抑、無法見光的人生路上,遇到了百合子,他對女兒說,她是除了女兒以外唯一能令他敞開心扉的人。她給忠雄帶來了難得的幸福。
這樣看來,百合子知道并為他守住了秘密,一如既往和他相處。在得知百合子孤獨離世的消息后,忠雄拜托女兒替他找到百合子的兒子加賀,讓兒子接母親回家。他做到了,加賀帶回了母親的遺骨,卻也在未來一點點揭開了他和女兒所有的秘密。
但我想,即使事先知道這一切,忠雄或許還是會這樣做,百合子對他生命的意義,值得他為她做出任何冒險和犧牲,只是,也許再也無法保全女兒。
同是天涯淪落的兩個人,在其痛苦灰暗的人生路上,互相陪伴和撫慰,也是本書中最溫情和讓人心碎的部分。
全書看完,除了百合子和淺居忠雄共同扶攜、令人動容的愛情,當屬淺居父女和百合子、加賀母子之間的親情,父親為了女兒,不顧生死,母親為了兒子,孤獨終老。這份愛,恐怕唯有父母才能做到吧?
這沉甸甸的父愛母愛,當是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吧。
一句題外話:
淺居博美的戲劇公演落幕,一樁樁撲朔迷離的案情也大白于天下,這樣的劇情安排,也真是匠心獨具。
向東野致敬!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