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2016年,國家文物局曾經公布了一份《中國長城保護報告》,第一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國內現存長城總長度21196.18千米,其中北京境內留存573千米。雖然僅占總量的四十分之一,但是北京卻集中了萬里長城的精華!
從北京市中心出發一路向北大約行駛50公里,在懷柔區懷北鎮京加路(111國道)河防口村兩側連綿起伏的山巒之上,隱藏著一段北京境內造價最貴的長城!我相信90%的人壓根兒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河防口長城!
河防口長城,座落在北京市懷柔區懷北鎮河防口村。此地兩山夾一河,扼守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屯兵駐防之地。早在1400年前的北齊時期,這里就開始修長城設關隘。明朝遷都北京之后整頓邊防,河防口也成為京郊邊關重鎮之一。
北京境內有573千米的長城,只有在戰略要地才會設立關隘。歷史學家張鴻翔先生在《長城關堡錄》一書里曾經如此記載:“河防口關為亓(讀音:奇)連口東第二關,口外為連云棧,隘窄不能容馬,防守較易。永樂年間建關,有堡”。
鼎盛時期的河防口長城盤踞在懷柔青龍峽附近兩側山巒之上,居高臨下扼守要道,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不僅如此,在山腳下還修筑了一座長達250米,寬達160米的堅固城堡,城堡內修建有三街六巷,方便駐扎屯兵。
到了明朝中后期,大名鼎鼎的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開始大力整修加固北京境內的長城。根據《河防口村史》的記載:當時戚繼光不僅負責督建整修懷柔河防口段的長城,而且還曾經多次領兵在河防口城堡內駐扎。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河防口城堡以及關口附近的長城在1970年之前都被拆毀!兩側山巒上僅剩的幾段野長城也因為年久失修、風雨侵蝕、甚至是人為地破壞而變得殘破不堪。昔日雄關河防口,漸漸淹沒在漫山荒草之中。
值得慶幸的是,2011年當地啟動了“河防口長城修繕工程”。在懷柔河防口村境內東起玉皇頂,向西一直修繕了長達3553米的明代長城遺跡,是目前為止北京境內單體規模最大、距離最長的一項明長城遺跡修復工程!
眾所周知,古人為了修筑長城耗費無數錢財。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修復長城依然造價不菲!舉個例子:修復河防口長城一共耗時16個月、投入4000多萬元人民幣!平均下來每修復1米長城至少要花費10000元人民幣!
修復河防口長城之所以花費如此巨大,是因為整個修復工程都嚴格遵守“修舊如舊”的原則,甚至模仿古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建設施工。不僅每一塊城磚要事先量好尺寸單獨定做,甚至連建筑材料都是用十幾匹騾子駝上山的!
如今修繕完工的河防口長城已經面向游客開放,而且最可貴的是不收取門票!從北京市內乘坐936路青龍峽支線公交在九谷口站下車;自駕車沿111國道京加路北上導航河防口村即到。假如你是一個“長城迷”,那么一定不要錯過這里!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由于河防口長城的大部分區域地勢險峻,切莫擅自進入非開放區域攀爬野長城,以免發生危險。野長城之美,“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旅行體驗師、簡書原創作者:背著女兒去旅行。愛旅行更愛吐槽,嘴損朋友少,更多精彩故事,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背著女兒去旅行(公眾號ID:Angelbaby20120901)聲明:本文已簽約維權騎士與圖盾24小時全網維權,未經作者授權擅自轉載或抄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