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第一次,當它本可進取時,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當它在空虛時,用愛欲來填充;
第三次,在困難和容易之間,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錯,卻借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軟弱,卻把它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當它鄙夷一張丑惡的嘴臉時,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側身于生活的污泥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
——考霸教育命題研究辦公室楊老師贈言
塵埃落定,這四字最能概述今天的心情。過濾剩余的喜悅和興奮。不加“可能”、“也許”、“應該”等修飾詞,可以篤定說,“我考上南大了!”痛快!…不是南昌大學 不是南寧大學、也不是南通大學~
一、考研失利本是預想的失利鏈一環
本人三本應屆小學生,別人看來勤奮、自我認知好吃懶做。在德國逗留兩年,啥也沒干就回來了。經歷過中考失利、高考失利、留學失利、司考失利、戀愛失利、健康失利、排位失利……考研失利本是預想的失利鏈一環,沒想到它卻是不與妖艷賤貨爭高下的人生清流。)
司考后精疲力竭得癱了兩周之后。猛然想起我好像買了南京大學考研真題、是不是要考南京大學研究生!
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開始攀關系。機緣巧合認識隔壁學長,他的經驗和資料的確受益匪淺。日歷撕了幾頁來到十月中、我要開始考研了!掐指還有三個月、我必須取舍了。
二、喜歡偷懶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總結真題和各種道聽途說、我的計劃是這樣的。民法看一遍鐘秀勇的講義(除了今年 這幾年的民法題和司考差不多 而且司考時已有準備);法理、經濟法、德概制定教材看一遍、卡巴學長的筆記熟背、自己整理經濟法筆記和德概筆記熟背;在時間的安排上:德語和民法時間用得最少;政治每天花一到兩小時左右;德概和經濟法花更多時間;花最多時間是法理,因為經濟實惠。每天學習12小時以上,看到暈書!
1、法理是拿分的關鍵和過初試的標桿。
因為內容不多、考點明確,在它身上消耗大量時間是值得的。要求就是背!背!背!
2、經濟法出題太活
說實話經濟法看得再多你到考場還是懵B因為出題太活,像抓不住的黃鱔~但入手點也不是沒有 競爭法、消保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是出大題的四大巨頭還有經濟法原理一說,南京大學考研試題屢試不爽。除了背基礎考點、關注時事也是必須的!多看看新聞、多關注新法!
3、民法最好看司考教材
民法太龐雜,不值得花太大時間。看司考教材是好選擇。鐘秀勇是個有良心的老實人 建議司考考研都看他的。我實在來不及就放棄民法,喜歡偷懶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4、德概找學長學姐劃重點
書太厚!別看了!如果你沒學姐學長劃重點、當我沒說!實踐再次檢驗了“喜歡偷懶的人運氣都不會差”的真理。專業課題型上,名詞解釋實在背不了就放棄!總共30分但會涉及很多冷門知識點,糾結這個不值當。但大題不能放棄,分肥!而且冷門知識點不多。
三、考研寄語:只要你走得路夠多 早晚會踩狗屎運的!
經驗就說這些吧,其他也沒啥,就是想給同樣本科出身不好的、覺得自己啥事都干不成的、命運在捉弄自己的人說句:只要你走得路夠多 早晚會踩狗屎運的!
(別問我為什么放棄這么多、給你三個月考南大你試試,勞資法理111 經濟法綜合122不高,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