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帶走了光陰,帶走了故事,帶來秋天的風。秋的世界是寂靜的,又是喧鬧的。
劉禹錫是特別的,竟能寫出那句前無古人的詩句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比缃窦毤毱肺?,確是如此。
清涼的秋,是惹人喜的。夏天雖說不得令人談虎色變,但憶起夏的印象,總會有那么一二三分的躲避。這躲避,就在于酷暑二字,輾轉反側,并不是什么難事。然而隨著一陣陣秋風的悄然到來,清涼倒也如約而至,到了這初秋,看著墻角的小草,也會覺得是可愛的。
秋的喧囂,總不會遲到。說是秋的喧囂,其實不太準確。因為它會持續三五個月,不會早一分,也不會晚一刻。書聲、雨聲、讀書聲,如一出高山流水,正應和了那句話:‘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聽著那些稚嫩的聲音,雖不至于產生恍如隔世的凄涼感,但起碼會讓人覺得昨日重現。到了某一時刻,這喧囂,會變成寂靜,可以說是措手不及,也可說是預料之中。
你聽,那蟬鳴。蟬者,禪也。這群大自然歌手的高唱,如老僧參禪。在秋蟬的歌聲中入睡,實為一種享受。但偶爾卻會有片刻的悲傷。秋蟬,又稱嗚蜩,這象征復活和永生的伙伴,或許你聽到的,是它最后的獻唱。因為有了嗚蜩,秋天便多了一絲禪味。
中秋時節,邀上親朋好友于月下暢談,理想抱負也好,鄰里趣事也罷,都是很好的談資。飲一壺酒,吃一碟月餅,一個晚上,就這么過去了。但誰,記得清冷月宮里抱憾的姮娥?
原文鏈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QyODg5Mw==&mid=2247483720&idx=1&sn=dcfad618d509e82c00a4c481037bcaae&scene=4#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