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本是一種極惡劣的行為,但遇到釋放,它就是極品。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每天被各種事物困擾著,如透明的玻璃罩,我們是一只螞蟻,有著爬三步就會倒退三步的命運。而釋放則像是氧氣,是生存之必須,只是每個人選擇的方式不一樣罷了。
在學生時代,我們只知道“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所謂低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不張揚。于是乎,我們整天以禮相待,見面就打招呼,但只能是過客,過客不用計較,也無需關心。再者便是,學生比較單純,沒有許多歪腦筋。然而這類人,既沒有交集,也會快速忘記。
漸漸的,我們不再滿足于做過客,成了熟悉人。也許是一個寢室的,也許僅僅只有周圍人這么簡單。但歸結到底,關系總算是近了,開始有了利益關系。以前和朋友有矛盾,我不喜歡說,喜歡藏在心里,待自己慢慢想,慢慢琢磨,不斷的吐槽,最終的結果是矛盾越積越多,同時也會發現,對方的缺點越來越多。當然,就得拿出成為朋友標準的那一套,“他不配做我朋友”,結束還沒真正開始的友誼。
后來,熟悉人已不能滿足交心的要求,心理需求成了更高的要求。有些人就從熟悉人中發掘朋友這個新鮮的事物。就像是樹木,總有一天要分散著長,看著才有態勢。起初如我一樣,一聲不坑的,最終就不能發掘為朋友。選擇交流,或者吵一架,發泄釋放一下的,就成為了朋友。有句話叫做“不打不相識”。細細觀察身邊的體育生就會發現,他們特別講義氣,每天朋友成群結隊的。細究其原因,就會發現,他們不僅敢說敢做,還經常吵架,吵過后卻還是哥們。他們在吵架的同時就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發泄了自己對另一個人的不滿,他們不喜歡如女生般,說的輕聲細語。
吵架很干脆,不需要準備,情緒達到一個點就能爆發。
前不久,我和一名討厭的女生吵了一架,原因就是搬寢室與不搬寢室的問題。我不想因為新環境好而拋棄另外兩名室友,而她則認為我不搬寢室就是拖了她考研的后腿。其實并沒有太大的事,就這樣大吵了一架,我們寢室就徹底分崩離析了。然而吵之后就認識到了很多問題,性格觀念不同,就只能做到熟人的程度。
還有一些吵架最終會加深感情。吵架既是自身的釋放,也是友誼的升華。曾經我有兩個朋友,三個人一起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問題,總是顧此失彼。但每次我們一不高興就開始大聲吵架,吵出心中的不痛快,因為這樣,我們三個人一直都保持著很好的關系。因為吵架,我們就升華了我們的感情。
活在當下,許多人都深受壓力的壓迫。在混雜的人際關系中,都學會了低眉順眼,看別人臉色行事。對于領導,對于陌生人,熟人都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然后對于朋友,既要認真關心,如遇矛盾,就該大聲表達,吵出心中的不快,既能釋放感情,也能升華感情。但一切都是有前提的,拒絕惡性謾罵,與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