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想再寫一點論語,看來有點沉迷于論語無法自拔了~
1.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碰到最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才是最后耐寒的植物;
遇到真正困難的時候,才知道誰是你真正的朋友;
遇到企業真正的危機,才知道企業家的格局和能力;
碰到大的挑戰和機會,才知道自己有沒有準備好。
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會幫助別人把好事做成,不去幫助人為惡;
君子會幫助人達成他們的目標,不去成為人的阻礙;
3.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有些人會說自己追求道,但是卻以物質是否富足為恥辱,這樣養的人都是口是心非,不足為信。
人的經理的稀缺,有所取必有所失。君子要志于道,然后朝著道前進,這個過程中可能鮮衣怒馬,也可能惡衣惡食,
4.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真誠,老師傳授的東西有沒有經常溫習。這樣的反思,真的是君子之道。
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達命令,下屬也會自覺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達了命令,下屬也不會服從。
所謂身正是領導力的源泉。
6.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7.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過去的的事已經不可挽回了,將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
8. 以約失之者鮮矣。
經常能約束自己的人,犯錯誤的時候就少了。
9.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并且時常溫習,是件愉快的事情。有遠方的朋友來做客,是件讓人快樂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范的嗎!
10.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古人學習的人是為了提高自己,現在學習的人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
11.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見到國家有危難時,愿付出生命。
12.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不因為別人的話說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為別人有缺點錯誤就廢棄他的正確意見。
13.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情。
1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