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鳳凰嶺游記
? ? ?國慶假日,本欲出游又恐遭堵車鬧心,終放棄出行。連日蝸居室內,倍覺有負這秋日美景,遂攜兒女約一師一友去周邊山頭一游,以慰籍自己每日幽居樊籠之心。
? ? 車行數十里,快至鳳凰嶺山腳,一處造型別致的假山遠遠就映入眼簾,略仰頭又見三塊巨石巍然矗立于山巔,石塊大小迥異,狀似三顆核桃。車行漸近,看到山腳處有一橫臥的巨大石碑,撰刻一行大字:鳳凰嶺萬畝核桃基地。當下心中恍然大悟,原來山頂之石寓意在此,仰望其石形狀逼真,栩栩傳神,發言感嘆:此石如此巧奪天工,定是重金購得。方發言卻被師嘲笑:書生氣短,孤陋寡聞!言曰:石乃假石也,山亦假山也!石乃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山是磚砌土堆再潑石粉而建!心下存疑,下車,與兒女幾步跳躍,攀爬近前,俯身細察,果不其然,頹然跌坐于假山前草叢,沮喪之情不由溢于言表,概嘆息:也算書讀不少,倒真不如行半日路!看來日后不僅須飽覽詩書,還須多方游覽才可見多識廣。
? ? ?趨車登山,沿途廖無人跡,如入無人之境,至山頂,車停在一處圓形場地,只見場地四周豎立著一排長長的宣傳欄框架,從滿地碎落的玻璃和殘余的斑駁廣告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里當初井然有序的盛況和精致合理的布局,也不難看出這里曾云集過多少官場上層人士來觀光,視察。而今物是人非,想來這里也是無人問津才遭此衰敗。步行沒走幾步,倒遇一翁一嫗一童也在邊賞玩秋景,邊憑古吊今,抒發感嘆。唉!我們不妨這樣說:人世間每一處建筑即便是一段歷史的年鑒,在當初的建造者已去或者是曾經的傳奇人物已經緘默的時候,而這些建筑還在說話,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這鳳凰嶺還屹立不倒,只要這周遭的樹在,景在,這建筑就不會缺少它應得的朝圣者,雖然朝圣者的身份可能不再高端,但大概也能招攬不少附庸風雅之客罷!
? ? ?再穿行幾步,行至觀賞臺,極目四眺,群山連綿,天寬地闊,頓覺神清氣爽,心地澄明,胸中郁悶之情一掃而空。晴空萬里碧透,像一塊無瑕的翡翠,藍得那樣純粹,那樣明艷,看一眼,就像猛飲了一杯陳年晉柳譽瓊漿,剎那間就醉倒在這湛藍的晴空之下,不過醉倒也不要緊,這陽光一點也不耀眼,只是和煦地照著,像情人的眼神,柔柔的,蜜蜜的,透著一種軟軟的味道,讓你不由自主地想倒在這溫暖,這風和日麗,碧空曠野中安靜地睡去!
? ? ?這樣的天覆蓋著這樣的地,這樣的地孕育著這樣的天,在天地間又生長著這樣美不勝收的植物,真是讓人留戀不舍。你看,這方圓萬畝的山林中,各種知名的不知名的樹在秋風的吹拂下颯颯作響,似乎在輕輕告訴我們:秋深了,秋深了……都說一葉落已知秋,而眼前這漫天隨風的落葉紛紛飄墜,這秋的韻致大概也就演繹到了極致了吧!不是嗎?你瞧,這群山之中秋早已把楓樹葉染得紅似火,又把金絲國槐的葉子染到黃的鎏金,成片成片的淡紫色薰衣草散發著迷人的香味,勾引得人不由得靠近,輕嗅。在這一大片赤紅,金黃,淡紫之中,油松和檜柏卻依舊蒼翠地綠著,綠的那么傲嬌,那么自負,那么奪人眼球,似乎在輕蔑地告訴秋天:這點秋寒是奈何不了它們的!
?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置身于山嶺之中,面對著如此秋意盎然的美景,也難怪女兒會觸景生情吟誦這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此地此情此景我不也是真正體會到了“層林盡染”“萬山紅透”“疊翠鎏金”這些詞語的真正含義嗎?這里是典型的黃土高坡地貌,曾經溝壑縱橫,丘陵山地星羅密布,植被稀疏,而今柏油路環山而上,太陽能路燈井然有序的排列路的兩旁,隨著山勢的起伏,依山而造的梯田像一條條五彩緞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各自顯示著不同的顏色,遠遠望去,錯落有致,美不勝收!
? ? ?“我言秋日勝春朝”,你敢說不是嗎?站在這山之巔,攬一懷秋風,靜靜地聆聽著片片飄下的落葉之聲,這每一片葉,每一朵云,每一縷微風,每一絲輕響豈不都是一首小詩,一篇散文。這每片落葉的葉柄葉脈又豈不都是大自然用季節的筆跡描繪著春的生機,夏的激情,秋的恬靜而又絢麗多彩的景象。你再看,此刻我們眼中的秋,就像是一位優雅的中年美婦,擷繽紛的落英春花,采蔥蘢的盛夏綠意,集冰雪的清冷高潔糅合凝煉一身,然后又扯一片淡云做絲巾系于美頸,將自己裝扮的風姿綽約,美輪美奐,無論是誰瞥一眼就會心醉神迷,情思蕩漾!
秋是柔媚的。不信,你聽,此時的秋風也是柔和的,不張揚,卻有一種分量,不知是成熟的寧靜,還是逝去的頹然?就這樣靜靜地站著不要動,你能感覺到它在你的指間,耳際,鬢角,頰邊緩緩地流動。秋風中,那些依附在樹干和路基的藤蔓,如微浪中的小船,飄飄悠悠,似在沉睡,又像在曼舞。那些紅的像血,黃的似金的葉子緊緊地拽著枝頭,依依戀戀,但單薄的身體最終不敵這秋風的綿軟糾纏,一旋身,一舞腰,翩翩然離開枝頭,可又在將墜末墜時又隨風回旋上升,末了,還給樹們跳出了一支曼妙而不造作,柔美而又不媚俗的絕美舞蹈。林中的小路這時已滿是落葉,它的生命似乎已經消亡,開始腐朽,風輕輕地在林中吹響,似乎為這些老朋友奏響離別的歌,陽光從稀疏的枝葉間灑下點點光斑,恰如那舞臺上搖曳的燈光。在這光與影的晃動之間,我小心翼翼地走在林間小路上,生怕踩疼了這些累了的大自然精靈,盡管如此,可仍不免會踏上它們的身軀,于是就有了微弱的幾乎難以察覺到破碎聲傳入耳膜,如細細的絲弦,若有若無,如泣如訴。即便如此零落成泥碾作塵,橫遭碾踩擠壓,你也不要為它悲傷,因為落葉歸根,對它來說又何嘗不是心靈的一種皈依,生命的一種輪回呢?人生的風景豈不也是就在生命的繁華與落寞間轉換嗎?譬如這鳳凰嶺的投資者與開發者,想當初他在規劃,設計,構想,建造這農業園區時是勾畫了一幅何等壯美的敢為家鄉換新顏的美麗畫卷,而今業未酬,人卻身陷囹圄,空留這層層疊疊的梯田和山谷里尚未竣工卻被擱置的高樓在向世人默默傾訴著他對當初美好理想的眷戀,對建設新農村家園的渴望,盡管他那美好愿望終如一片零落在風里的落葉般墜入泥濘,再也看不到原色,盡管理想于他成了一個不得不舍棄的過程,現實于他也成了一場壯志未酬,生命無存的凄美!不過誰又能說得準,蟄伏之后,未來的那一年,那一天他或者又有其它人又會來重整此園,再造盛景!
唉!罷了,罷了。我乃一市井婦人,居無定所,行無舟車,無職無業,又何苦“沉思往事立殘陽”,有道是:“今古河山無定據!”滿目瘡痍誰可語?”我且只賞這天高云淡的秋景,怡然自樂歸去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