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農歷三月初八 星期二 天氣,陰有風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 ? ? ? ? ? ? ? ? ? ? ? ? ? ?一一一唐代杜牧的《清明》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 ? ? ? ? ? ? ? ? ? ? ? ? 一一一宋代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 ? ? ? ? ? ? ? ? ? ? ? ? ?一一一宋代張先的《青門引·春思》
? 清明時節是一個讓人充滿遐想的時節
? 是一個思鄉的時節
? 更是一個讓人想到過往,幻想未來幾時節
上面的詩句帶著人們去感受親情,感受環境,感受自己的內心
現代社會缺失的就是撥動人心弦的那部分,我們注重科學,關注物質,這些都是要的,只是缺少了那點人情味,使得一個人不能把生活過的有滋有味。
百度里什么都可以搜的,只是每個人的感覺搜不到,那才是真正屬于自己個性的獨特的東西
詩詞歌賦之所以讓人銘記在心,那一定是觸動了人們的心弦,產生了共鳴。那些我們揮之不去的記憶也往往是讓我們產生了內心波瀾的,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自然是來自大自然的力量。這也是現代孩子所稀缺的了。
我對清明的記憶,是小時候那春暖花開的場景,村外的麥田綠油油一片,我們那里緊挨著馬踏湖名為錦秋湖,流水常年不斷,有很多的壕溝,溝邊上會有剛剛長出來的草牙,我們管它叫gudi,清明正是提(di)gudi的好時候,大人孩子都會去,感覺到滿滿的春天的氣息和熱鬧的氣氛,現在想來是太陽的溫暖與好多伙伴結伴而行親切感集合起來的幸福感。
清明我們當地有吃雞蛋的風俗,家里人多雞蛋少,姑們和叔叔總是讓著我,我是家里的寶,爺爺奶奶總是多給我一個,我就會不舍得吃,留著藏起來放到墻上那個龕里,可是過幾天它就壞了。在我記憶里都是這樣的結果從來沒把那個多余的吃到過
每每清明,就會想起那溫暖的親切的幸福感!這感覺是一直都在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