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希望讀一本有價值的,職業發展規劃的書,你不可能錯過這本書。(剛打完的,暖暖的書名)
今年閱讀的第一本書是何帆老師的《變量3——本土時代的生存策略》,這本書很有意思,我保留一下,先說一本關于職業規劃的書,《非線性成長—— 不確定時代下的職業發展和商業通關策略》。
1.關于作者
本書作者——黃有璨,暢銷書作家,創業者,運營人,日企高級銷售人員,標簽一大堆,本書干貨滿滿,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解自己的職場轉變,聲情并茂、圖文并茂,感悟升華,一口氣讀完,表里如一的好書。
2.一句話俘虜我
什么拯救過你,你就用它來拯救這個世界。
這句話讀完我就被圈粉了,說的真實在,不管你經歷什么,總有一樣能打動你,也能讓你為之行動,這不就是你回饋世間的東西嗎。不多說,人各有志,千人千面,讀到這句話,這本書就沒白讀。
3.三段式的職業規劃
作者把職業規劃簡單歸納為三個階段,我慢慢和讀者一起分享,其實類似于咱們聽過的“山水寓言”,我說完你就明白了。
第一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把自己打造成 工具人(Handle)。你可以搞定一件事,像一個手柄、工具一樣,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這時候,你需要具備一個專業領域的技能,甚至一系列技巧去解決問題。
作者從產品經理崗位開始,學習產品經理應具備的技能和方法,需要什么,就學習什么。
筆者從一個新員工講解員到培訓管理負責人,一路走來,也是從PPT開始學起,照著念,到自己做,再到分享課程,一步一步走來,就印證一件事:需要什么,就學什么!就是這一階段“成長的意義”。
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己從工具人轉變成 負責人(Owner)。如果你度過了第一個“工具人”階段,應該果斷地迎接 “負責人”階段。當然,有些人對第二階段的定義和我不太一樣。這個階段就要結果,達成目標,完成業績,像駱駝一樣,在沒有水的地方,創造綠洲。責任人一定不能受環境影響,受自身影響,這個時候做什么要有舍取了,類似于斷舍離中“舍”的階段,這個時候要多經歷,多磨合,多貢獻,只有在這個階段經歷的越多,未來的成就才能更大,就像唐僧,這輩子念得經書都趕不上西天取經一路給他的沖擊大,這就是責任人要做的事情,追尋價值,獲得成績。
第三個階段——“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從負責人到創始人(Founder)的轉變就更有趣了。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結果能負起責來,很多人的內心里“不安的小火苗”開始燃燒。如何在看到更大的世界后擔負起更大的責任,贏得更大的榮耀和認可,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這個時候如果你開始創業,那你就要知道山水的結構,理解背后的商業邏輯,不斷升級、跨界、躍遷帶領團隊完成一些事情,從一座山,到一片海,再到創造一片天。這就是所謂的職場三大階段。
4.如何完成職場轉變,對于小白的忠告有哪些?
對于不同的人,我們都要有不同的忠告,但是有一條,是個基礎,做好手頭事。什么叫做做好,不管任何行業、任何公司,只有把自己手頭事情做到前20%,才能有所想,才能開啟心智之門。如果任何事情都做不好,那怎么才能抬頭看路?那不是“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書中講的例子也類似于之前看到的說法,你是要做一個“T”型人才,還是要做一個“π”型人才,T型人才是說要有深度、要有橫跨領域,就是不但要有技術,還要有跨領域的遷移能力,而“π”型人才更符合筆者的思路,要么成為專家,要么成為某個行業的操盤手,說白了就是高級打工,的不同形式,操盤的也可能是打工的,為投資人打工。
5.成為專家的打法
成為專家式一條通往金字塔的路途,從零開始干,但是內心一定要有一個詞,“還有沒有更好的”,專業技能之路一定是奧運會冠軍的想法。我們靠的是十年磨一劍,到領獎臺的時候回說,“謝謝祖國,謝謝教練,我今天發揮正常”,這就需要你明確專家路徑。
這也是——從“新手、生手、熟手、老手、能手”一路掛上去的內容,也是自己從服務到產品、到作品、到品牌的升級。
你看,去醫院看病掛專家號就是貴一點,一個道理,但是這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像孫悟空一樣,尋找自己的對手,有時候是苦難,有時候是行業大牛,能不能一路“降妖伏魔”,案例多多,成績多多,可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
06.成為操盤手的打法
說實話,我自己還沒有到操盤手的界限,正如我自己在選擇做人力資源經理,還是做培訓經理的時候,我就想成為培訓專家,因為我知道,成為操盤手會有更多的弊端,需要大量的知識和其他模塊的操作經驗,我估計是沒有,僅僅能做好培訓管理實屬不易。
但是這不否認有人可以做到,畢竟一個業務單元和其他業務單元是有鏈接的,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精通,有時候從事兒上學,有時候要跟人學,甚至和組織學,現在互聯網林子這么大,也會有更多可以學習的渠道。
未來可能沒有所謂的專家,只有實干家,可能每一個實干家都是操盤手,畢竟實實在在的完成創業、完成一個項目,僅僅是專家是不夠的,有時候要的是沖鋒陷陣,有時候要的是頂住壓力,有的時候要的是不斷嘗試失敗。你看,兩條路都有各自的優勢和難處,你決定怎么嘗試了嗎?
6.第三條路——心性成長
書中對于技能曲線做了分析,也對商業認知/系統思考做了分析,然后又拋出第三條曲線,——心性成長曲線,這就類似稻盛和夫先生,寫過《干法》、《活法》、又最后拋出《心法》,其實大家不必害怕,每條曲線都是環環相扣,一個技能不行的人,就不會有責任心,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怎么能了解到心性的重要呢?
所以,我們抱著僥幸心理去看,如果現在咱們能看懂,那恭喜你,說明你不是“老油條”,你是老兵不死。
總有天,大家都活出自己,活得明白,那就太開心了。
7.彩蛋分享
https://shimo.im/docs/KXc6JcKQk8WYr3dC/ 《非線性成長——附錄B 推薦書單》
(點擊上方鏈接)
書中還有很多內容,在這里不一一舉例,有空自己看,書很好,就差一個“讀”了,對于看見這些文字的你。讀書一定不難,最后分享一個作者的推薦書單,一定看,精華、經典、精神。
感謝您的收看,記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