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在一位蹣跚的老人身后三步一回頭,第一次回頭看見的是一位年邁老人站在路口,眼中的不舍淋漓盡致;幾步過后已然看不清老人的模樣看不見表情,可是老人還是站在路口,和周圍的樹木漸為一體;繞過了一個彎,高大卻枯萎的樹遮住了那個路口,看不見路口那個佇立的身影,仿佛這十多天的相處又被堆積在了灰塵中……
可是我記得。
這個春節我獨自一人回到老家陪在老家的爺爺奶奶過年,明明暑假才待過一個月,可是卻又好像好久不見。
從山下到山上家里的路還是一樣難走,但是早早等候我的奶奶依舊沒有讓我步行,而是請了附近的親戚騎著摩托來載我回去。似乎每一次回來的開頭都是一樣,奶奶來接我,爺爺在家等候。而我每一次回來也都是一樣的感覺,我好久都沒回來了。七年,離開了七年,回來了三次,每一次都好像是七年以來的第一次回來,每次下車看見笑瞇瞇的奶奶總讓我紅了眼眶。
春節必不能像暑假一樣一待就是一個月,只有十天而已。而這短短數日,在我印象中除去親戚來拜年就只剩下奶奶早上叫我起床,爺爺燒的紅薯以及吃飯時夾給我的豬蹄肉。當我還沉浸在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他們倆偶爾的拌嘴中時,離別又悄然而至。我不是一個喜歡多愁善感的人,可是許多時候我都很矯情,特別是在這樣離別的時候。
故事又回到了文章開頭送別的那天早上。早上收拾好行李后就等著爺爺奶奶吃完早飯,中途誰都沒有說話,意外的沉默,卻也在情理之中。我沒有去看他們,或者說是不敢看,不敢看見他們落寞的神情,更怕自己就在這時就紅了眼眶。還是爺爺打破了這一清早的沉默,可是說來說去也只有一句話,“放暑假在過來玩”。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個“嗯”,害怕說的太多情緒就難以自制。
文章開頭那位蹣跚的老人是我的奶奶,她背著背簍,走在我身前,我在奶奶身后三步一回頭,佇立在路口送別我的是爺爺,即便是后來我看不清了,我也知道他的眼中都是不舍,臉上都是失落。看著身后的樹木,身旁郁郁蔥蔥的高山上的裊裊炊煙,還有身前一言不發和被樹木遮擋住的的兩位老人,眼眶早已泛紅,把音樂開到最大聲,掩蓋住自己的嗚咽聲,突然就好想這樣一輩子和他們在一起,有幾畝良田,種種菜養養花,陪伴他們安享晚年;也多希望時間就可以停留在這里,在這安靜溫暖的時光里。
可是誰又阻礙的了時間的流逝與推進呢,離別與分開也總要來臨,帶著那不舍的目光,帶著這段日子的回憶,難忘路口老人送別的身影,難忘身前佝僂瘦小的背影。
我們暑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