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曾讀過這樣一段文字,盡管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但依舊記憶猶新。
快過圣誕節了,這一天,5歲的小男孩在家門口期盼著,等著爸爸下班回來。終于看到爸爸疲憊的身影朝家門口走來,小男孩高興地迎上去,仰著頭問爸爸:“爸爸,您1小時能掙多少錢?”
爸爸勞累了一天,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有些不耐煩:“小孩子問這干什么?”
小男孩用央求的目光看著父親:“我想知道,您能告訴我嗎?”
“20美元。”父親沒好氣地說,然后自顧自走進了房間。
小男孩緊跟在父親身后,從口袋里掏出10美元,在手里揉搓著,然后小聲問父親:“爸爸,您能再借我10美元嗎?”
父親越發不耐煩:“要錢干什么啊?你不是有零花錢嗎?”
“到圣誕節的時候,我湊不夠20美元?!?/p>
“為什么要湊夠20美元?你需要買圣誕禮物嗎?”父親邊說邊掏出10美元,放在小男孩手里。
小男孩把兩張鈔票整理齊整,然后很鄭重地高舉到父親面前:“爸爸,我能用這20美元買你1小時嗎?圣誕節的時候,求你用1小時陪我玩!”
這位父親長時間無言,他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
這個故事你可能也讀過,但每一次讀都會感慨良久。
作為一個爸爸,我們需要怎么做呢?
1、明確自己爸爸的角色
30多歲,你的目標是什么?事業成功、賺錢發財、還是家庭幸福?
有孩子后,我們多了父親這一角色,多了一份責任。當爸爸只是忙于賺錢養家,擔當的只是養家糊口的角色的時候,鮮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自然父親在孩子心里不會占據太大的位置。有許多父親在事業上很優秀,在自己專業領域里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卻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忽略了給孩子關愛。
2、育兒事業爸爸也要頂半邊天
現在根本就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了。在美國,爸爸分擔育兒職責成為一種時尚,在關心子女成長的中等收入家庭中,這種情況尤為風行,而且開始流行全職爸爸。教養孩子不僅僅是媽媽的事,育兒事業爸爸也要頂半邊天。
3、珍視孩子的孩童時期
3歲幼兒園、7歲上小學,孩子的孩童時光就是那么幾年,我們一定要記住孩子會不停的成長,時間轉瞬即逝,更無法倒流,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孩子能待在自己身邊的日子就是那么點難能的時光,錯過了就不會再回來。
4、從每天陪孩子玩開始
我們在工作、學習上天天列計劃、做時間管理,但回頭審視下,你自己的計劃表,有安排陪孩子的時間么?就算是留下了給孩子的時間,優先級是最高么?
我們能做的最基本一點,就是盡量增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每天都盡可能地拿出一定的時間陪她玩,和她一起讀書、畫畫,陪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