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朗讀者》和《中華好詩詞》等節目熱播,古詩詞的魅力又一次綻放。主持人端莊優雅,顏如玉氣如蘭,詩詞歌賦大放異彩。古詩詞朗朗上口底蘊深厚,是幼兒閱讀的絕佳素材。胸懷若谷風度佳,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書最怡情養性,啟蒙幼童正相宜。
詩詞引人入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美景,更有“一傾傾人城,再傾傾人國”的美人,既有“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憂國情懷,亦有“夢斷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至死不渝的深情。
? ? ? ? ? ? ? ? ? 1
人世間如斯情深意重,不拘年高,除卻詩詞何處可覓影蹤?莫道詩書無一用,可知竟曾救舊友。
清朝吳兆騫被無辜流放寧古塔20多年,摯友顧貞觀守諾營救,無奈四處奔走未果。他于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慘苦無告,作《金縷曲》二首,打動了納蘭性德。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納蘭性德一讀開頭,便淚下數行,承諾援救兆騫。五年之內,吳兆騫終獲贖還鄉。
而今,我們雖無需借詩書救人,但古詩的滋養,能讓孩子及時接受美的熏陶。比如帶孩子登臨岳陽樓,讀一首杜甫的《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頗有憂國憂民之情懷,或讀孟浩然的《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樓何等壯觀,何等大氣!培養孩子的大格局,詩書來助力。芊寶三個月大時,我開始對她念古詩磨耳朵。童子功底更扎實不易被磨滅,因為我能脫口而出的詩,大多是12歲之前背下來的。
猶記得小學暑假,我曾往伯父家小住。晚上樓頂的暑氣慢慢消散,竹床邊上點了蚊香,月光下聽伯父教堂妹念詩。?烏衣巷?,?夜泊秦淮?等詩便是在那時學會的,堂妹得伯父那般細致教導,我好生羨慕。門前流水尚能西,人生何處再少年?若有古詩相伴,女兒的童年回想起來一定很美。
一寸光陰一寸金,我給芊寶買了?唐詩三百首?及唐詩卡片,每周在家花十分鐘讀幾首。教念唐詩,時間相對固定最相宜。比如坐公交車時,我給她念一首。散步時重復多次,讓她記憶深刻。臨睡前再反復吟誦,是絕佳時光。她若不在狀態我一笑而過,我們把背詩當作玩游戲,只要興致高,比結果更重要。既無壓力也不存功利心,培養出來的是孩子對詩詞純粹的熱愛,持久且溫潤。而孩子記憶力極好,基本上每周都能拿下一兩首。
天長日久,她對古詩的興趣日漸濃厚,脫口而出的唐詩越來越多。上了幼兒園后,她學了古詩也會開心地背給我聽。得益于教她,我溫故而知新,還學了不少新詩。寓教于樂,我注重和孩子享受讀詩和背誦的樂趣,無形中她愉快地記住了不少。
單純地追求數量不可取,我很少在他人面前炫耀孩子會背詩,而是把學古詩當成興趣愛好,毫無功利之心。因此,即便老人有意在他人面前炫耀,我也會想辦法岔開話題,或讓孩子回避。
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愉悅地享受背詩,才能長久地堅持下去。
古詩忌解釋,一來容易破壞韻律美,二來詩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不可解釋,更重要的是可能破壞孩子的興趣。詩人歌德說:“為了不失去神給予我們對美的感覺, 必須每天聽點音樂,朗誦一點詩, 看點畫兒。"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古詩更是如此。古詩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琴棋書畫詩酒花,融入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幸福感是真實可期盼的。
古詩如歌,韻律感極強; 古詩如畫,能帶給人極美的視覺沖擊。
李白"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飄逸,杜甫"恨別鳥驚心"的沉郁,王維"坐看云起時"的恬淡,這些高妙的詩家將古詩打造成一場盛宴,滋潤著我們的文化修養。
古典詩詞自帶永恒的美,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帶領孩子走進古詩,走進古典文學的世界,接受文化和心靈的洗禮。讓孩子在朗朗書聲中,去領略“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