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52年12月5日,倫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引發連續數日大的霧天氣。據史記料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四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達到4000人。而在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氣變化,大霧逐漸消散,但在之此后兩個月內,有近8000人因為霧霾而死于呼吸疾病。
事實是,如果我不提醒您,您可能不會發現上面的這段話其實每一句都有文字順序是錯誤的!
你可能會在心里大呼:‘’Way?May god!"
知道什么遮蔽了你的眼睛嗎?是大腦,準確的說是大腦中的"霧霾"!
我們喜歡總結,喜歡簡化。這種人類本性問題被塔勒布稱之為‘敘述謬誤’。
我們人類的大腦在沒有主動行為的情況下,也會進行理論化。看到事實不作判斷并抵制解釋是需要花費很大努力的。但這種理論化的疾病卻幾乎不受我們控制。
我們的大腦中為什么會充滿‘’霧霾‘’呢?
根據柯爾莫哥洛夫的理論,信息的存儲和處理、提取都是有代價的。越概括性的信息越有條理,越有條理的信息越不占用大腦的‘運行內存’。這樣,我們能優先考慮處理眼下、緊急的信息來源,而簡化、容錯、總結是節省能量的。這種過度解釋行為是有物質和神經上的原因,具有生物學基礎。
二
目前為止,我們認識自己的大腦和我們認識這個宇宙的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不到5%。也就是說,我們遠未充分理解我們的大腦和我們周圍的世界。
許多在當時看似無比正確的結論,卻經不起時間和更多維度的考驗。隨著‘暗物質’的貌似被發現,我們可能要推翻‘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等在二十世紀幾乎被認為是最偉大發現的基礎理論。而這種基礎理論也是人類簡化、總結這個世界的集大成者。
就像霧霾的成因吧,人類已經爭吵了一個世紀。我國的某些專家言之鑿鑿認為是煤和油的底效燃燒所致,有的推論是工業化帶來的超標排放所致,有的解釋說是揚塵導致。但是沒有一個理論是讓大家信服的,因為每個理論都能提出反面的理由,并且每個專家假說的背后好像都有利益的背書。真正能論證除非做大規模的雙盲測試,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就連霧霾的成份,我們能確認的也就是有幾項。可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還沒有發現,這絕對是有可能的。
水、空氣、土壤、陽光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要元素。但是,誰又能證明,這些元素被污染之間沒有關聯呢?如果我們僅僅站在空氣的角度來解決霧霾,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答案。
大自然是一個極其精密、絲絲相扣、并且有充足冗余的系統。但是他不會告訴我們哪錯了,他會用他的法則來教訓我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大自然的法則!
我們一定要站在更高的維度來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問題的原因是純線性的。一旦我們從不同的面去看問題,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答案,沒有什么一定是對的!
三
霧霾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東西,但是由于經常在一起出現,"長的還很像‘’,所以,他們就在一起了!
分開來說,霧除了蒙蔽我們以外,其實并沒有惡意。它只是擋住了我們探尋遠方的視線,隨著人類裝備的升級,它自然就會消失。
大腦中的‘霧’更多的是一種潛意識,一種模糊的、易出錯的、節省能量的認知,也可以叫直覺。它把爆發‘黑天鵝’的原因遮住,把真相蓋住,使我們看不清楚這個世界,然后為這種認知買單。但是它自動開啟的目的只是為了讓我們快速判斷,逃離危險,其他的都是副作用!
霾就不那么友好了,它是有毒的!不論是誰制造了它,它的出現對人目前來說是一種災難。可是:霾未來有沒有可能變成一種資源為我們所利用呢?還真不好說!
霾在大腦中的定義可就不理想了,可以理解為一種錯誤的、負面的、情緒化的認知。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按照笑來老師的定義,這種不正確的認知也是有‘復利’的。它會成為我們各種無腦表象的內驅動力,并且會愈來愈重,直到毀掉我們的一生!
So,我們要做的就是擁有‘獨立的、批判性的思維能力’,要對一切保持‘懷疑主義’精神。(這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然后據此不斷升級個人的認知模塊,不斷掌握一些科學的工具,一點點拓展認知范圍,來重新定義我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