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李笑來老師,關注了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與“新生大學”,大部分文章都閱讀過,以前也僅僅是閱讀過,沒有變成自己的行動原則。《把時間當作朋友》與《新生- -七年就是一輩子》閱讀跟沒閱讀沒什么區別,真是應了那句話“為什么讀了那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真正的改變開始于訂閱得到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后,跟著李笑來老師更新概念與踐行。
學習專欄四個月以來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不再浪費自己注意力
從來沒有想過對自己最重要的且容易被忽略的寶貴財富是- -注意力。因為不知道“注意力”重要,也就談不上珍惜或浪費,以前對我來說“注意力”根本就不存在(不是因為注意力不存在,而是我無法感知,腦子里沒有相應的概念),所以我只是那看起來很忙的人,即所謂的“懶忙”,卻沒什么收獲。
自從習得“注意力”后,開始珍惜自己的注意力,不再關注熱點,比如“王寶強妻子與經紀人有染”、“張靚穎母親干涉婚姻”、“羅爾為女兒募款治病”等等事件,這些至今仍在持續發酵,吃瓜群眾不停刷屏與站隊。
不了解注意力之前,看到一篇文章配有性感圖片,出于人性的貪婪總會點進去看看,不知不覺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現在看到會停一下,想想會不會收割自己的注意力,刻意控制視而不見,珍惜自己的注意力資源。
以前還有一個毛病“瞎操心”,對別人的事情過度關心,應了那句老話“皇帝不急太監急”,總覺得自己比當事人還熟知情況,分析得頭頭是道,結果別人不高心,自己還莫名其妙不明就里。
那我將節約下來的“注意力”用來干嘛呢?通過本專欄的學習,做有利于自己成長的事,目前主要用于得到APP的五個訂閱專欄與一些電子書及紙質書閱讀,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跟著各位老師持續成長。
2、只字不差地反復閱讀
我一直有閱讀各類書的習慣,但是很多書閱讀的時候很興奮,幾個月之后卻一點也想不起某本書到底講的是什么,以前認為是自己的記憶力不行導致。在學習本專欄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自己有個習慣- -遇到讀不懂的段落直接跳過,這樣反而錯過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錯過了。這就是李笑來老師說的“沒做到只字不差的閱讀”,閱讀之后也沒有思考,更別說思考之后的選擇與選擇之后的行動了。其中《把時間當作朋友》與《新生- -七年就是一輩子》之前明明閱讀過,為什么專欄文章里面提到時根本就沒有印象。
此后閱讀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只字不差地閱讀,遇到讀不懂的就反復閱讀,直到讀懂為止。閱讀速度與數量雖然降低了,可是理解的知識多了許多,熟知閱讀的內容及與以往知識的聯系。比如說閱讀得到專欄文章,不僅更新時只字不差地反復閱讀,周末幾乎會再次閱讀每篇文章,有時候遇到某個概念便會返回去再次閱讀相關文章,每次閱讀的感受完全不一樣。現在不敢說對所有概念本身及概念之間互相聯系的理解足夠清晰,需要不斷地對各個概念及其聯系進行反復反芻。
3、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能力宛如一扇打開世界的窗,不知道元認知能力之前,對那個世界一無所知,根本體會不到那個世界的樂趣,可是一旦打開將再也無法將其關上,從此元認知能力像種子一樣慢慢長大。
習得“元認知能力”后,自己在很多方面發生改變,對一些事情的認識有巨大的改觀。不了解元認知能力時,看待某事往往非黑即白,中間沒有灰度地帶,認為自己想的就是絕對真理,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可怕的是根本沒有意識去反思,因為不知道居然還需要反思,可笑到了極點。現在知道元認知能力,看待某事的角度就發生了變化,從多個角度思考同一件事,同時會反思: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自己為什么是這么想的?別人是怎么想的?別人為何是那樣想的?為何自己與別人想法不一致?自己這么想有依據嗎?自己依據的來源是什么?依據的來源與依據本身可靠嗎?
4、與現實世界友好相處
曾經我脾氣暴躁,做事比較急躁,也就是所謂的“急性子”,嚴重的說是“路怒癥”,特別看不起與之相對的“慢性子”,經常抱怨別人的效率低,眼中只有別人的缺點,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最厲害,其實自己狗屁不是。
通過本專欄的學習,戒掉最大的惡習“抱怨”,調用元認知能力反思自己的行為,比如最近踐行把注意力花在成長上- -換工作- -試崗期間,新公司沒有給自己安排任何任務,僅僅坐在那里學習企業制度,試崗完被無緣無故給踢了,如果是以前的性格肯定早就炸鍋了,而現在堅持“不怨天、不尤人、不抱怨”的原則,復盤分析自己可能是那些細節沒做到位,心平氣和地找原因,尋找解決辦法,積極重新找工作。
以前只能“看見別人的不好”,而“看見別人的好”豈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總拿別人的弱項與自己的強相比,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求存的核心因素,沒有自信早就在進化過程中被淘汰了,可這也是現在認知升級的最大障礙。不能“看見別人的好”,就不能學習別人的優點,自己便會固步自封。熟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