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屆TI之前我就有種預感,這是我的最后一屆TI了。
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不過打完一局Dota會覺得很累,熬夜看一場比賽第二天需要不停的睡。
從高二那年就開始打Dota,從Dota1到Dota2,它伴隨著我七年。
Dota2時代,我曾沒日沒夜的沖過天梯分,從4000分沖到5300的時候,我只想在游戲中定個輸贏。
從5300滑落到4500的時候,我卻理解了人生的意義和責任。
這一屆TI,從小組賽開始就有很多瞬間讓我感動。
Maybe圣劍火貓翻盤的時候,我差點嚎啕大哭起來。
怕驚醒室友,于是默默流淚。
那感覺讓我理解了,為什么那部老男孩引起了整代人的共鳴。
一路成長,年少時的夢想你已羞于提起。
你卻看到有人一直在堅持著那條你不敢走的路,
你看到自己的青春還在他們身上延續(xù),
夢想并沒有完全破碎。
當CDEC一路過關斬將,從外卡賽開始擊敗一個個輕視他們的對手,
當你幻想LGD和EHOME可能在TI上演一場爹媽大戰(zhàn),
你想起那年聽著加菲鹽的解說,在浩方平臺等著另外九個人加入主機的男孩子。
你回憶起第一局Dota玩的是矮人火槍手,打了半天藍胖子發(fā)現(xiàn)他竟然不會掉裝備。
你回憶起第一次用秀逗魔導師單殺,你想起第一次玩山嶺巨人用投擲Triple kill....
你看著他們,喝著啤酒,懷念當年的那個樸實單純的少年。
他們啊,
可欽,可佩。
讓我既羨慕,又羞愧。
列夫·托爾斯泰25歲時在日記里寫:
“青春已經逝去。現(xiàn)在是該工作的時候了。”
Dota見證了男孩的成長,可男孩終究要變成男人,他要去做男人應該做的事情了。
再見,戰(zhàn)友們。
如果我們有機會再相逢,你們還愿意同時亮起四張TP嗎?
最后附第一場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