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午餐時,同事問周末干嘛了?參加U型理論的上海啟動會了。他說,“我聽過很多人提起過U,但感覺上沒有一個人讓我真的明白,你能用三句話告訴我什么是U嗎?”
這是個好問題!
開始絞盡腦汁的思考……
想到了嘮哥,問他,他給我的答復是:
1.U是一種可以讓組織變革真正有效落地的工具。
2.U是組織內部跨部門溝通和融合的橋梁。
3.U是指引集體從理性到感性再從感性到理性的有力工具。
My god!他的層次好高??!但也對,從他的角度就是這樣的。
這個過程里面,我也有了我的答案:
1.U是一個能讓人的內在狀態發生變化的路徑/方法。
2.U的過程可以讓人從其他視角涌現新的問題解決辦法。
3.教練技術及進化父母的核心是用U的理論設計出來的。
這個過程中,發現大家的認知層次不同時,對同一個事物的描述,答案是不一樣。于是,想到了問老芮和張小永。
老芮很認真的詢問說,U涉及內容太多了,需要了解一下受眾是誰,他說U型理論可以從三個層面去解釋,一個層面叫原理層面,就是那天讀書會上聽到的,一個層面叫應用層面,是關于U型需要怎么用,還有一個層面是體驗層面,是關于U型能夠給你帶來什么。
得知想從體驗層面上得到答案時,老芮的答復是這樣的:
1.U型是涉及到人/團隊的認知領域學習方法。
2.當人/團隊在認知模式層面發生改變后,獲得突破和創新會變得非常有力量,并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
3.它不同于傳統的方法論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和方法。它必須和個人/團隊的認知練習相結合,才能百分之百的應用。
也對!
再來說張小永,說了等會之后再沒信兒,這個時間了,我一邊刷牙一邊想,他這個總舵主是怎么當上的?笑。估計總舵主又被人拉著吃喝,大腦還沒開始思考吧。捂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