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人想要在職場之外多學點技能,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又苦于沒有時間,所以很多想法就一拖再拖。
CC一直想系統地學習跳舞,記得小時候她學過一段時間,當時的舞蹈老師說她很有天賦,但是由于考學和父母的不支持后來就只好放棄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CC長大成人,學跳舞這個夢想也在CC心中扎下了根,只是這個夢想一直就拖到了30歲也沒有實現。
她跟我說:“也許夢想就只能是夢想,我這輩子想想也就算了,現在工作這么忙,想學就更難了?!?/p>
那天看了一個短視頻特別感慨,夜幕中的十字路口,紅燈轉綠燈,擁擠的人們像蟻群一樣涌向對面。
這個城市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在忙碌著,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為何要如此奔波,過程中到底收獲了些什么?難道我們真的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并不是這樣的!請嘗試記錄你自己的時間,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
當你開始記錄時間,并去留心觀察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其實擁有大量的時間,只是之前你的注意力都浪費在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上。
【02】
就拿我自己為例,時間日志真的是認識自我的一個工具。記錄時間日志,我大概是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茫然期。
記得我最開始做時間日志的時候,本來是打算每天晚上整體來做記錄,但是當我坐在寫字臺前回憶一天的行程時,居然大腦一片空白。
我都做了什么?擠了半天就寫出了一句:午飯,下午開了一小時的工作會議,回家晚飯。這連流水賬都算不上,寫完后整個人完全是蒙的。
于是我趕緊轉換了方法,每做完一件事情,就馬上去做記錄。
這時我便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摸索期。
我是這樣記錄的:
10:00-11:30寫項目方案
15:00-16:00開會
17:00-17:30回客戶郵件
......
這樣記了幾天,做過的事情都很清晰,并且一目了然。
但當我仔細觀察時,還是生出了很多的疑問。
雖然記錄的時間段變多了,卻還有大量時間段是空白的,比如早上7:00-10:00點期間,我好像就是在趕路,沒什么可記的。16:00-17:00的時候我究竟做了什么?為什么沒有記錄?晚上的其他時間我又干嘛了?等等。
于是我進入了第三個階段:觀察期
我開始留心觀察自己在那些空白時間段到底做了什么。
我發現我早上總是起的晚,所以沒有時間吃早餐就去趕車上班了,9點到了公司跟同事聊會天嘻嘻哈哈,再看看郵件轉眼也就到了10點。
工作期間我還經常沒事拿起手機刷朋友圈,這樣一晃就是半個小時。還有寫方案寫累了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去瀏覽網頁,時不時還跟同事共享下娛樂八卦,1小時一轉眼就過去了。
周末的時間就更別提了,上午在睡覺,起來發呆晃悠一會兒,再玩會手機就到了下午,看看電視天也就黑了。
時間日志讓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自己,原來我的那些忙碌都是表面的,雖然總在加班,但我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時間真是少之又少。哪還有時間去學習充盈自己呢?
時間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溜走了。
所以,別再抱怨自己沒有時間,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大把的時間。
記錄時間日志,能夠讓你看清自己,了解到你究竟把最寶貴的注意力都花費在了那些事情上,真正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
然后我們才能對癥下藥。
【03】
記得看過一個TED演講,講者最近在做一個時間記錄的項目,觀察那些非常繁忙的女性一千零一天的生活。
這些女性都有繁忙的工作,有些是自己創業,有些要照顧孩子,或許還要照顧老人,總之都非常忙。
她發現其中的一個記錄很特別,這位女士忙了一天晚上回家,發現家中的熱水器壞掉了,結果她的地下室被淹得一塌糊涂,簡直是災難。于是她找管工,清理雜物及地毯……每天處理一些,持續了一周才算恢復。
記錄上顯示,她這一周總共花費了7小時的時間。
7小時,如果在這一周的開始你去問她:“你能擠出7小時的時間去健身房嗎?你能擠出7小時的時間去學跳舞嗎?”她肯定會說:“不行,你看不出我有多忙嗎?”
可是當她家的地下室被淹,她不得不緊急處理,就擠出了這7小時的時間。
這說明了什么呢?這說明我們雖然無法創造出更多的時間,但我們可以選擇用時間來做什么,我們可以選擇把注意力放在哪些重要的事情上。
對待重要的事情,我們可以像對待家里地下室被淹這種事情一樣,把它排在我們的日程當中。
我們做的每件事情,花的每一分鐘都是我們的選擇。
所以你完全可以把那些你時間日志中毫無營養的時間段,花費在你喜歡的事情上,花費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我們有能力讓人生充滿有價值的事情。
【04】
現在,你是不是已經準備好做自己的時間日志了呢?
很簡單,只要一支筆和一個本子就好。記錄下你什么時間段做了什么事情。用一周的時間觀察下自己,然后逐步調整。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記錄時間的本子,有些人比較習慣用excel表格或者記錄時間的APP,這些都是很好的工具。使用哪個方法因人而異,關鍵是要發現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今天就趕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