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歷上的立夏還未到來,溫濕的氣候卻時常讓人有著夏季的錯覺。
高懸于上空的太陽,猶若在迎接夏日般,一度讓人只是看著窗外橫豎錯雜的光影,即打消了外出的念頭。
這個春天沒有很多的雨水,今年的雨季,似乎也因此而有了些許憂郁的氣氛。
因此,我將對那漂浮著清麗幽遠(yuǎn)的陣雨情懷,轉(zhuǎn)而寄托于那熱情泛濫的夏日時光中。
侵晨,白晝的造訪漸次提早了多許,甚或早間黑白時鐘上的指針剛拉過六時,北窗之外的綠野景色已然清晰可見。
春日殘留的最后一絲倦意亦消泯不見,好似此刻輕風(fēng),輕輕而至,悄然無蹤。
漫步在人數(shù)不少的塑膠跑道上,活力于此間得到了極好的體現(xiàn)。每個身影的晃動,每個步伐的定音,都猶若會卷起一種沁人的暢快清麗之感,愁絲雖多,隨之消散。
記不得有多久沒曾在這樣初晨里緩慢散步,靜聽林木間窸窣作響,隱于角隅的花卉亦開始絲絲細(xì)語探討些什么似的,姿影半露,不住搖曳。
天穹仍未睡醒,疏散的云間透亮得讓人不由停步凝望。偶有涼風(fēng)游過身旁,輕盈若絲,于低低切切中弄皺了心河尚且朦朧休憩的水波漣漪。
春季的進(jìn)度條好似確乎走到了末端,萬物生靈在這數(shù)月的沐浴之下亦精力充沛。在這兩季交替的時分,氣候恰好,陰涼怡人,知曉此間之短暫,不覺生起淡淡的哀愁。
對于每個季節(jié)的回轉(zhuǎn),我的心緒常會殊為敏感。
我猶記得初春時分漸次回溫,雖說褪去了外衣,身心輕盈了不少,可不久之后漸的又懷念起離別還算短暫的仲冬。
“每個季節(jié)的離去,攜帶著——無數(shù)的美好與甜膩回憶。”
冬季的離去之時,那種置身于厚厚被單間的安全與祥和之感,在那個時分至為強(qiáng)烈。甚或還脫口而出:要是一直都是冬天的話,也是十分不錯的事情吧。
時日輾轉(zhuǎn),關(guān)于冬季的懷念雖仍存在,此刻卻被同樣不舍春天所涌起的陣陣情緒所覆蓋。
晚冬也好,暮春也罷,一旦在時光的旅程中瞥見了季節(jié)的尾巴,心緒行將猶若好容易聚起來的水泡倏然被新來的季風(fēng)吹散,所謂憂愁,就這樣無緣無故地在隨心河流動,細(xì)長無聲,卻難遺忘。
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這或許也是一個人性格的獨特所致。
我亦曾和友人探討過這樣的問題,得到的回答無非是:
“季節(jié)正是富有變化才有趣的嘛,初夏的到來,應(yīng)該歡悅才是呀。”
夏季的美好絢爛我誠然了解,甚或在小學(xué)時常以等待夏天而憧憬著漸的變熱的天氣。就像是一點點墨水不經(jīng)意間滴落在這份仍舊存在的期待處,雖只是不起眼的邊緣,卻讓人不能不在意。
暮春的消逝,猶若昨晚的晚霞暈染。
或許正是兩者都行將轉(zhuǎn)瞬即逝的特點,才讓各自的美麗愈加迷人。倘若霞色如白晝般冗長,沒有那種剎那美感的支撐,恐怕也不會這般讓人向往了。
我想,暮春也是同樣的道理。
涼風(fēng)逐漸夾雜暖意,一排排豎立的叢林身后,紅日的余暉已然涂抹在了周遭的綠野之上。
操場上的人數(shù)亦隨之而多了起來,我的散步地點也開始轉(zhuǎn)移到了后山之處。
綠陰遮蔽之下,透過林樾能看到些許殘存的露水被陽光映照,像是午夜暗淡的星星,閃閃爍爍,不知從什么地方冒出來的白色云霞從天邊慵惰地流過。
我就這樣虛靠在有些許洇濕的老樹樹干旁,看著地面腳印落入處的泥土軟踏踏陷入,高低不一的新葉仍舊帶著熒綠色的活力茁壯成長著。
林間的另一端似乎有人擺起畫架,專注地站著。
他必然是在儲存這個春天的最后記憶,于白紙中用另一種方式阻斷不住傾泄的時間沙漏。
我沒有隨著好奇心走過,去打擾這份專注的美麗。歸去的小徑上,頂上的枝葉遮去了大部分的陽光,幽玄清冷的氛圍好似陌上兩旁的花草濡濕了我的褲擺。
“風(fēng)柔日薄春猶早,夾杉乍著心情好。”
流連于此處綠野籠絡(luò)的天地,早春的一切都猶若極好地被保存著,輕柔的微風(fēng),無法侵蝕于此處的光影,稍稍閉目,此間雖小,鶯聲燕語的低切之聲,卻是勝過碧落的九重樂園。
滿懷著感傷與憂郁的信步之旅,沒曾想過會在離去之際得到了滿足。
讓人禁不起泛起長久微笑的事情,大概就是這般吧。
【文字之光專題】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優(yōu)選專題,歡迎投稿薦稿
主編韓涵微語攜全體編委人員恭候你帶著優(yōu)秀的文字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