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3? 譚鐵安
? ? ? ? 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各方面天賦都各不相同,而我們卻用同一套教材,同樣的課程去教授去影響我們的孩子,孩子們的表現肯定各不相同,當同一個學科或者活動學習、開展時,不同的孩子們肯定也會表現的不一樣,那些表現好的獲得表揚和獎勵,而那些不太好的受到批評和懲罰。理由是一樣的時間,一樣的老師,一樣的方法,你們為何會落后,可是,打著“以學生為本”的新時代教育理念的我們可能忽略了這件事情的主體--學生是不同的,一部電影的主角都都不一樣了,那肯定會味道不一樣。
? ? ? ? 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者霍華德伽德納,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獨立存在,每個人都只可能在其中的一到兩種特別突出,因此,我們沒有必要用同一種標準去評價孩子。也許您的孩子數學不怎么樣,可是能說會道;也許五音不全,但是他卻健步如飛,球技高超。
? ? ? ? 這樣的優勢智能可能在成人中一下子就體現出來,因為成人大多已經定型了。如果是很小的孩子,也許就沒有那么容易外顯,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恰巧哪一次活動或者比賽讓他們嶄露頭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可有的一直都沒有發現。于是體現出來的都是這個也不太喜歡,那個也不是很在行,慢慢的,學會了容易放棄,沒有了自信,得到的是瞧不起。
? ? ? ? 因此,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通過一些活動和課程去發現挖掘孩子的不同方面的表現,當在這樣的活動中,發現某些舉動明顯優于一般人時,一次,兩次,三次……都這樣,那么這樣的優勢智能便顯示出來了,這樣孩子喜歡,有自信,成為了他的符號。可是問題又來了,如何去設置這樣的活動或者課程呢?當繪本出現的時候,似乎問題解決了一大半。
? ? ? ? 繪本本身分成了很多類型,科技類的,交際類的,情緒類的,自然類的……與多元智能的幾個方面很自然的融合。在繪本講述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語言感染,復述,繪制,表演,創作等來進行。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去觀察孩子的言語、思維、空間、運動等方面的智能表現,記錄下來,形成記錄清單。一次,二次,三次,久而久之,孩子的各方面表現曲線就出來了。
? ? ? ? 繪本可以成自然地成為觀察孩子多元表現的載體,讓我們去找到孩子的優勢智能。從而激發它,培養它,讓它伴隨孩子成長,這樣孩子有了專業特長,有了引以為傲的東西了。當多元智能遇上繪本,便開啟了孩子自然成長的快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