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歲月閑思:讀書的幸福

作者:史遇春

奇怪!這心忽然間就靜得如同一潭死水,不起半點波瀾。對于那些曾經以為非常重要的事,也不怎么關注、關心了。

歲月,也就在一天一天的翻書聲中淡淡地過去了。

這里是讀書的好地方、這時是讀書的好光陰。

不經意間,來此處已經三年了。

讀書的生活,總體來說,似乎過得很好——至少,在書寫這篇文字的時候,在我的心中,一切還都是好的。

在這里,從來都不用急匆匆地趕時間,所以,一切都很寬松。

讀書,對我來說,并不是難事。雖然我知道自己才智有限、知道自己非常蠢笨,但是,我基本上能夠做到笨笨地堅持、蠢蠢地用心,所以,我從來不會為學業擔心,不會因考試焦慮。

美好書寫完了,并不代表一切能夠順心順意。

據說,思考著的靈魂是痛苦的。我不敢說我是會思考的,因為,我怕上帝會偷笑。雖然談不上思考,但是,縈於腦際的種種想法,還是會時不時來沖擊這單薄淺弱的心靈。

仔細回想起來,這心情,就像這美麗安逸的地方,大多時候溫和明麗,偶爾,它也會刮起莫名的臺風。這偶爾的煩亂,并不會抹殺那大多時候的寧靜。

記得這三年之中,除了有兩三個月被情感的狂臺摧折以外,其余的日子,都可以說是舒適愜意的。我很喜歡這讀書的生活,我也很享受這讀書的日子。

讀書、工作、再讀書……這個年紀還有這個機會再讀一次書,對我而言,無疑是幸福的。當然,我也很珍惜這讀書的幸福!

仔細思忖,在這里讀書的時候,書,我肯定是讀了的,只是這讀書的質的好壞與量的多少,我無法自己評定、也沒有計數。

讀書而外,該發生的,不該發生的;希望擁有的,不希望擁有的……想想,大概都經歷過了。雖然,一些事情的結局讓人思之有些黯然傷神;但是,仔細想想,誰的人生、哪里的生活不會有艱難與挫敗呢?這么一想,也就釋然了。

當時,因為種種人與事,而在內心產生的憤恨、不快、痛傷,此時此刻,再去回望時,也都已經蒼白到失色、淡漠到無痕。最后,終于明白:

他人是需要感恩的,無論當時他們給你的是好還是不好。

自己是需要放下的,無論此時你對自己是怎樣地在意或者嫌棄。

放下自己,才能釋然。

開啟自我心門的鑰匙,就在自心。

這些平淡的心得,似乎是佛語。

其實,我的內心深處是向儒的。

曾經不止一次說過,上帝造人是一個錯誤。其實,我不信上帝,只是這話說著順口,可以清晰表達我所認同的想法而已。

現在,也不再那么想了。

苦痛,是人生在所難免的真實存在。只不過,這苦痛,對于不同人,感觸不同、程度不同罷了:有些人的苦痛深重些,有些人的苦痛輕淺些。無論這苦痛是深是淺,是輕是重,無人無之,人人標配。

苦痛而外,這人生還有歡歌笑語、還有希望、還有滿足、甚至還有帶笑的哭泣、還有激動的淚水……這一切,都讓我們在苦痛之后,對未來懷有希望、對生命懷有喜悅。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輕言放棄、我們都不曾放棄。

活著,是多么地不易啊!

要活得坦然,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有許多事,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還有許多事,是看別人做著易,自己動手做著難。

更有許多事,是放在他人身上易,加之己身就難。

就像那兩個字——“坦然”,想想、說說,這“坦然”不就是兩個字么?可是,真正能做到坦然的,又有幾人?自己要去做這坦然,又能做得幾分?

讀了那么久的書,常常會想:

面對物欲橫流的世界,能守住本真的能有幾人?

若我在紅塵浪里,我又能守住幾分本真?

看到人家吃香喝辣,能固守“一簞食,一瓢飲”的能有幾人?

若我只有“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我又能否甘之若飴?

常常自問,讀書時這份自謂的“坦然”,以后不知又能堅持幾多時日?

讀書,是和別人的靈魂對話。

讀書,也是給自己的靈魂營養。

所以,讀書的日子,生活是幸福的,心靈是在搏斗中趨于寧靜的。

無論如何,眼前求學的歲月還需要繼續珍惜!

偷得人生數年閑,深藏此間樂讀書。

在我,這便是一種幸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與你之間 從不永不談別離 至多只是說再見 五年十年乃至半生過后 我們都會相見,再見,再相見,再再見 直到生命結束...
    胡小熹閱讀 112評論 0 1
  • 最近凱哥似乎消停了一點,沒有再看些亂七八糟的所謂投資品,也開始認認真真和我交流了。 這次再見到他的時候我隨便問了兩...
    拖天航線圖閱讀 378評論 0 2
  • 如果伏在大地 能夠聽到她的腳步聲 我會躺在那 就算雨后的泥土 也是她的棕色裙擺
    拂清歡閱讀 239評論 0 0
  • 戴鈴鐺的貓(01) 戴鈴鐺的貓(02) 我和萊西的日常用瑣碎的語句是連起來的,非要說,就太多太多了。 可一起玩兒的...
    梔子茗香閱讀 678評論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