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日益緊張的背景下,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建設。綠色金融作為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重要手段,正逐漸成為推動國家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組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的重要指示,不僅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綠色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指明了方向。
? ? ? 近年來,我國在綠色金融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2024年6月末,我國綠色貸款余額已達34.8萬億元,同比增長28.5%;綠色債券累計發行3.71萬億元。這些數字背后,是綠色金融在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綠色交通和建筑等領域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綠色金融通過引導資金流向這些領域,為能源結構轉型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有力推動了經濟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
? ? ? ? 此外,綠色金融在支持綠色交通、綠色農業、綠色制造業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綠色交通領域,工行重慶市分行自2022年以來,實現鐵路、軌道交通等綠色交通領域信貸投放超75億元,并緊跟交通項目前期規劃建設進度,為新開工、在建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授信總額超過2000億元。在綠色農業方面,該行通過為綠色農業產業提供更多長期、低成本、可持續的金融產品,推動了綠色金融與普惠小微、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民生領域的有機結合。
? ? ? 除了金融機構的積極實踐,政策層面也在不斷加強綠色金融的頂層設計。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從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強化實施保障4個方面提出了19項重點舉措。這些舉措旨在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實際需要,統籌謀劃一批標志性重大工程項目,加大對接融資支持,有效提升金融支持精準性。
? ? ? 在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方面,我國也在不斷探索和實踐。比如,碳配額理財融資業務、碳掛鉤貸款、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等新型綠色金融產品不斷涌現,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融資選擇。這些創新產品不僅有助于盤活企業的碳資產和林業資源,還能通過利率杠桿進一步激發企業低碳發展的動力。
? ? ? 然而,綠色金融的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比如,綠色信貸通常比較匹配成熟期企業的需求,而對初創期的綠色科技企業和轉型期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嚴重不足。此外,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信息披露機制、激勵機制等仍需進一步完善。因此,未來在綠色金融的發展中,需要繼續加強政策引導,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以滿足不同客戶在不同發展階段對綠色金融的異質需求。
? ? ? ? 總之,強化綠色金融支撐,助力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是我國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金融機構的積極實踐、政策層面的不斷完善以及綠色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綠色金融將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