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執行“2:40半馬訓練計劃”的第42次訓練計劃,17.5公里舒適跑。跑步距離17.5公里,用時2:17:27。平均配速7:51每公里,平均心率151bpm,平均步頻178spm;訓練效果有氧4.5,無氧2.6;平均垂直幅度8.7厘米,平均垂直步幅比12.2%,平均觸地時間259毫秒,平均觸地平衡50.4%(左)--49.6%(右),平均步幅0.72米。
翻開本周的訓練計劃,知道這個周六要跑17.5公里。之前的跑步,如果計劃是5公里,我就不會跑6公里。因為在長距離跑步上完全是白紙一張,沒有相關經驗和知識,所以完全地聽話照做,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因此,第一次跑17.5公里,要說心中沒有忐忑,是不現實的。所以這兩天,有意無意地,還是做了一些準備。
一是周五的時候,給手表充足了電,因為有一次跑到一半,手表沒電了。現在跑步沒有手表,看不到數據,好像已經不習慣了。
二是這周在辦公室里,久坐時,會起身做1分鐘的平板支撐和深蹲,但是深蹲堅持不了1分鐘,基本上只能堅持40秒左右。
三是周五晚上,特意去買了全麥面包。之前早上跑步都是空腹,水也喝得不多,所以10公里跑完之后,會感覺體能跟不上。今天早上五點起床后,吃了兩片全麥面包,慢慢地喝了一瓶水。
四是這段時間,仔細地翻閱吳棟老師的書,《像戀愛一樣去跑步》。其中,講到2014年3月22日參加杭州百公里越野賽(超級馬拉松)時,在80公里以后,老師通過操練呼吸法,認真地感受氣流在鼻腔和胸腔、腹腔的出入,感受交錯的步伐以及他們和氣流形成的彼此呼應,形成了錯落有致的跑步節奏,把身體從疼痛中解放出來。我心里就在想,也許,跑步的后半段,要特別關注自己呼吸的節奏,可能把握了呼吸,就可以持續跑下來。
五是心理層面的改變。之前自己做事情,總是想準備好所有條件,再去動手。這兩天車上循環播放的一首單曲是電影《岡仁波齊》里的主題曲No Fear In My Heart,歌詞里說“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 ,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過 ,那個真正的我,他才能夠誕生。那才是我,那個發光的,那個會飛的,那個頂天立地的,那才是我 。當我一微笑, 所有的苦難,都灰飛煙滅”,歌手樸樹質樸的聲音,加上搖滾的風格,把這首歌唱得蕩氣回腸。想想那么多的人跑馬拉松,參加鐵人三項,也許就是在體驗這種,身體超越極限時,奄奄一息后重生的喜悅吧!
電影《岡仁波齊》,我也看了兩遍,是因為我們臨凡軒丁丁班學習群里面老師推薦的。張揚導演的這部紀錄片,拍攝了整整兩年,沒有音樂,沒有旁白,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看的時候會有些沉悶,但是看完之后,電影中的畫面和人物,卻久久地留在了心里。我覺得,他們身上的那種喜悅平和,平靜的接納所有發生的一切,那種簡單的力量,最讓我震撼。一千兩百公里的朝圣之路,一路磕著長頭,睡覺是在路邊臨時搭的帳篷里,攤上鋪蓋席地而臥,我想一定很冷;吃的是帶去的干糧和風干的肉,我想怎么吃得下去;還有孕婦大著肚子,也加入朝圣大軍,路上還分娩、哺乳,我心想她身體怎么吃得消,這不是添亂嗎?發生車禍后,車轱轆軸撞斷了,男人們就拉上車廂和物資繼續往前,拉一段車后,再回過頭去磕長頭,再繼續拉車。上坡道最艱難的時候,大家一起還唱起了歌。我在想,他們怎么做到了沒有抱怨?想想自己,好幾年前去虎跳峽,抬頭看到一百多米的高空,有一條山路,那是通往香格里拉的山路,不時會有石頭掉下來,路況不好,我們就取消了包車去香格里拉的計劃,因為擔心路上不安全,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去成香格里拉。想想如果做一件事情之前,要考慮所有的可能性,想到所有的風險,做好所有的準備再去做,事情做成的概率,自然就很小了。
看完電影,終于豁然開朗,與其瞻前顧后,不如用敞開的心,滿心歡喜地去擁抱來到面前的事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沒有哪一次選擇可以Cover所有的發生,每一個發生,如果我們可以吸取經驗,那么任何的發生都是有意義的。Just let time go on!這樣想的時候,心情也平靜下來,想著17.5公里肯定是能跑下來的。
https://i.y.qq.com/v8/playsong.html?hostuin=1264513422&songid=&songmid=0008cvRF0IKdPr&type=0&platform=1&appsongtype=1&_wv=1&source=qq&appshare=iphone&media_mid=002RPSFm2kn6wp
今天跑步,前5公里總體上是比較輕松的,大家一起聊天,說說笑笑。5公里以后,大家玩起了“接龍超越”小游戲,提高了配速;到7公里后,有三個小伙伴由于各種原因堅持不了,我折返回去看了小表妹艷瑩,她說大腿有些痛,讓我管自己,于是繼續往前。到10公里的時候,買了一瓶礦泉水,提前補水。這時候早上吃的兩片面包,起了重要的作用,感覺體能還充沛。盧成倆、早立兩人,在斷橋等著我,我們三人繼續跑。從12公里到16公里,我們三人也玩起了“接龍超越”的游戲,配速從7:25提升到6:50,心率最快達到了174pm;最后1公里,感覺需要調整呼吸節奏,就慢了下來。17.5公里跑完,雖然還是有些累,但是身體沒有出現不舒服,也沒有受傷,連右腳腳后跟也不痛了。
跑完后,我們三個人和開娜在麥當勞餐廳戶外涼椅上坐了很久,身體缺水,我喝了三杯紅茶,大家聊了很多,感恩我們可以在一個群體里學習,大家同頻共振!
感恩成倆、早立的陪伴!感恩吳棟老師科學的訓練計劃和每一次的肯定和鼓勵!老師每一次跑步踐行的分享都帶給我們滿滿的正能量!我似乎已經看到了,挑戰21公里半馬,希望就在前方!
悅納自己,溫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