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葩說》第五季開始,我從第一期看到了現在,上周辯題《高薪不喜歡和低薪很喜歡的工作,應該選哪一個?》讓很多剛畢業或久經職場的人有了共鳴。這幾乎是每個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都會問自己的問題,我也不例外。
以前愛做夢,覺得做什么必須開心,其他的都不重要,喜歡的才是最有意義的。什么物欲橫流的欲望都市都與我無關,我絕對最清高最牛逼,夢想做著喜歡的事情,就可以實現人生理想了。
一年前的我,處于大學最后一個階段,實習。當時覺得工資不要都可以,一兩千也接受,反正得干我喜歡的。崇尚精神世界的追求,凡事兒得自己先爽。
像《奇葩說》里詹青云說的一段很經典的辯詞:公司用高薪,不只是想買你的時間,它想買你的效率,買你的注意力,買你的創造力,這些東西是用錢逼不出來的,它唯有喜歡可以帶來。
所以呀,當我還在幻想著自己能以最崇高的熱愛來面對喜愛的工作時,我天真地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在喜歡的領域創造出一片天地。沒想到可怕的是,我根本就找不到一份自以為喜歡也很理想的工作。
后來草草開始實習,一段時間后,當我發現目前的工作狀態讓整個人都覺得‘差不多就行了’的時候,我害怕了。因為我開始恐懼自己,恐懼現在甚至是未來,我這做著的是和很多人都差不多的“低薪不喜歡”的工作呀,我一度覺得自己是個廢人,沒有絲毫意義。
很快,我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結束了那種差不多的狀態。去到也許可以提升更快的一線城市,找到一點證明自己不是廢人的理由。
2、
在這里,半年的培訓代價是慘痛的,社會對應屆畢業生的要求竟也如此之高,即使到了畢業季,我依舊想要嘗試去找找喜歡的事情,即便薪資低得不足以我在深圳生存。
我也收過很多不喜歡的工作offer,短則直接入職第一天就走掉,長則上了兩天班還是辭職。有過很長一段時間自我懷疑的低迷期,“還是不夠優秀”是我一次次審視自己的理由。
無數個想家的夜晚,我都好想直接喊著回家去,不折騰了,我想跑掉了,我好累。可是醒來卻依舊要收拾好自己,打印好簡歷,繼續面試繼續找。
最后直接敲醒我的是房租和學貸,還有再也不忍心開口向家里要錢的自尊。
既然是工作,自然都是不喜歡的,何必挑來挑去折磨自己。找不到喜歡的,那至少要高薪吧。
高曉松的那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但那期《奇葩說》上,他反駁,生活的茍且有千千萬萬種的痛苦,而詩和遠方的快樂只有一種,所以詩和遠方怎么都不可能贏過茍且的。
3、
選擇高薪不喜歡的工作正方辯手李思恒說,上班高峰期的地鐵不是地鐵,那根本就是一個斗獸場,每天擠地鐵的畫面,人山人海,磨踵擦肩。
好不容易擠上地鐵了,可又發現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呼吸,更有不幸的是列車出故障,全車人下車。最最可怕的是一批批排著隊怎么都擠不上去,然后眼睜睜看著一輛輛開往春天的車輛從自己面前駛過。
人會在什么時候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就是現在!
我深有體會。
中秋前我找到了現在的工作,正打算拒絕第四個offer的我,被老哥說至少要撐過國慶啊,國慶七天假還帶薪。國慶結束后家里人以為我會再辭了重新找,我竟乖乖說拿到工資再說吧。
沒想到讓我妥協的竟然是想掙到能搬出合租房的薪水,下班在地鐵上折騰一個小時已經精疲力盡,回去睡個好覺都被打擾的痛苦不言而喻。
朋友圈里刷到一句話,看不上與自己為伍的,又配不上更好的。在我三番兩次辭職的沖動里,大抵只有這句話能讓我清醒了,這叫無數人有了更明確的動力離開不滿意的現狀,在一步步邁向更喜歡的過程中,認清生活的真相。
我很喜歡毛不易對這一辯題最后總結時說的,其實不用那么糾結的,如果你現在缺錢,那就選高薪的,如果不缺,那就當然去做喜歡的了。
最大的人生贏家莫過于是做了高薪又喜歡的工作吧,這些總是發生在少數人當中的,會有個例,但別總做著夢去想自己就是那個個例。
前提大抵有二,一是你是真的在喜歡的領域足夠優秀,如果加上程度詞,那就是非常非常優秀了。其二就是,你不缺錢,就單純去搞自己喜歡的,捯飭個兩三年,必定能出點成就,畢竟喜歡真的可以創造。
除此之外,你瞧瞧四周,不必沮喪也不必竊喜,方圓十里,大家都一樣,平凡到看不見。那些出入高級寫字樓的白領,也不見得多喜歡自己的工作,喜歡與否都是孩子任性的說法,而成年人只能考慮利弊。
4、
之前看到一幅圖,計算我們長大至今的開銷,這二十多年來一分一毛都是爸媽給的,如今自己工作了,要多么辛苦才能盼來一個月的工資,這才驚嘆那幾千幾萬的往我們身上砸的,都該是爸媽多么辛苦才積攢來的啊。
我意識到眼前要做的再也不是不切實際的夢了,而是不再讓爸媽辛苦的資本。從前爸媽總想把我當個孩子寵著,我那些只想自己爽的夢想背后都是靠著他們在支撐。可我不止一次的感受到,他們真的撐不住我的肆無忌憚了。
昨晚一個同學第二次和我說出想辭職的想法了,第一次我勸他撐到國慶后,如同我哥勸我的那些話,十號他領了工資說給老媽換了個新手機。
如今又有了想跑路的沖動,我繼續勸他撐住,畢竟現在也沒幾個月就要過年了,一年回個家總得體體面面帶點東西回去吧,他說他聽我的,覺得我的雞湯總能及時有效。
我說,這些可不是雞湯,全他媽都是現實啊。
李誕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他是有很多稱號的,尤其以脫口秀出名,但他喜歡的依舊是寫書。他很大膽地直言自己做脫口秀比寫書掙的錢多一百倍都不止,他選擇了高薪但不喜歡的職業,但他并沒有放棄寫書。
他的“人間不值得”被大家多處引用,這并非是讓你悲觀地去看這個令人失望的世界,反而是要去更加樂觀地去生活。人間沒那么多事兒值得你難過糾結,就是很簡單的開心快樂吃吃喝喝就好了。
喜歡的東西始終會讓你發光的,可能不是現在,但你一定要讓這個光持續照著,先從最體面地去接受不喜歡的工作開始,當你忍受完所有閉嘴不抱怨的日子后,一定會迎來最酷的自己。
我等那個你,也等自己。
我是顧晴梔,一個愿為喜愛的一切奮不顧身的96年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