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魯迅1926年所作的敘事性散文集,共10篇。魯迅在寫作這些作品時候正經受著北洋軍閥當局和各種敵對勢力的嚴重壓迫。這時“五四運動”的狂飆似乎已經過去,新文化統一戰線已經分裂,軍閥專制和復古主義思潮造成了又一次復辟時期。魯迅在“三一八”以后的斗爭,更加觸犯了封建軍閥,不久,收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緝,魯迅開始離家避難。這期間,除繼續創作雜文外,開始寫作一些詭異性散文。《朝花夕拾》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寫成的。它既不是那些起因于心境老化的單純的懷舊,更不是減輕創作疲勞的消遣。它雖然是回憶文章,但都反映著當時社會斗爭的痕跡。
主題:魯迅自稱《朝花夕拾》的10篇散文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但它既不是思古之幽情,也沒有沉湎于往事的回憶,而是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與現實斗爭結合起來創作的優美抒情的散文。從第一篇《狗·貓·鼠》到最后一篇《范愛農》,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充滿歡樂諧趣的童年生活,飽受壓抑痛苦的少年遭遇,歷經艱辛的青年奮斗,不同云志的生活斷面縱橫交織,組成了一個富有個性特征的生命世界。雖然只是借若干人物和事件,描繪了作者生活的片段,但聯系起來看,勾畫了一幅幅連貫而豐富的歷史生活的畫面。
鑒賞:1、在選材上具有“以小見大”的特點,善于“以插曲表現大的事件”,以生活瑣事反映社會全貌,以個人遭遇抒寫時代風云。2、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作者擷取那些難以忘懷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動的描述,選擇富有個性的情節和細節描畫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特別是作者善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態,把人物寫的栩栩如生。3、深邃的感情。《朝花夕拾》雖然不是抒情散文,卻時時使人感到一種“熱到發冷”的感情流貫于作品中。由于這種“熱到發冷”的感情是深邃內向的,也由于這些散文是敘事為主的,所以,作者的感情大多是融注在敘事、狀物、寫人之中。即使作者抒寫自己童年到青年者一段人生旅途的典型感受,也很少做直接、單純的抒情。這種“熱到發冷”的感情本身,這種與它很相適應的表達方式,雖然表面上往往使人感到似乎不夠強烈,但其感染力卻深沉而持久。4、在寫作手法上,把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機地糅合在一起。5、《朝花夕拾》每篇均有獨立性但又有其內在的連貫性,作者靈巧地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構成一個縱橫交錯完整統一的有機體,篇與篇之間,似斷實續,時序緊扣回憶線路發展,內容邏輯緊密勾連,而在具體布局上,將人物、事件、場景、抒情,議論等敘事手段融匯組合,至為表現了深邃的主旨,有力地反映了作者具有巧語安排素材和支配手段的結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