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只字不差的閱讀,是很稀缺重要的能力,能幫我們養成大多數人沒有的深入思考能力。
要有耐心。你未來擁有的一切都是注意力與耐心的積累,也是你與人拉開距離的唯一方法。
01
經常,我們會覺得很多事情與己無關,越是重大,重要,越是如此
2007年我即將離開新東方的時候,最后一期的一個女孩子走上來遞給我一張名片說:“我有個朋友,想跟你見一面不知道行不行。”
我隨口說:“反正也閑下來了,應該有時間。”于是踹起名片就走了。
事實上我離開新東方前后拖延了三個學期,每次都說是最后一期班,結果到了下期,國外部主人就說:“笑來,老師不夠用了,在講一期唄。”我也答應了。
過了幾天,我想起這事,翻出名片打給他,應他本人要求隱去了真名,用“莊佚”代替。是某知名創投的合伙人。那時候我完全沒有接觸過創投圈,甚至連創投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晰。
大家可能不知道,新東方的老師在離開新東方之前,基本都是“土包子”——因為那里其實是一個相當封閉的環境,有新東方的原因,但更多是新東方老師心態的原因;反正自覺賺很多,不愁生活,于是自覺進入一個對外界漠不關心的狀態。
原來,他被邀請去斯坦福讀MBA,但他不好意思直接去,雖然對方說只要你去就可以了,但他覺得該考的考試都應該考一下,否則“不厚道”。想盡快搞定托福,但他的時間表又太亂,沒法來上課,于是他的助理就報了兩個班,每個老師的課都聽一節,選了一個自己信得過的“遞張名片”。
于是我們就這樣認識了,我也不覺的是什么事,我用最短的時間把兩個考試的體系講了一遍,然后我們每周見上一兩次,聊聊具體細節。后來我才知道,此人是創投圈傳奇人物。并且奇怪的是,網上此人的信息少之又少。
不過我從來不喜歡打探別人的事情,也就從來沒有細問,那兩三個月的時間里,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整天飛來飛去的人,動不動就每天只睡三五個小時的人,竟然能夠在機場完成作業,騰出時間來找我過一遍。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喜歡一切做事足夠狠的人,他顯然是這樣的人。
他出發去舊金山之前我們見了一次面,他說:“也沒啥事,你給我講了這么多,我也給你講一次吧,講講創業的方法。”大意如此,原話已經很模糊了。畢竟對我來說那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
他個子很高,站在那里,寫滿整個白班,擦掉再寫,再擦掉,再來……講了整整兩個半小時,基本上是我在新東方一整節課的時間。
兩年很快過去了,他從斯坦福回來的時候我并沒有太多具體的變化,我和新東方的同事搞出了一個出國留學的公司,但其實沒什么增長,沒太多變化,反正是賺錢,但在我眼里那完全不是創業,而僅僅是生意而已。
02
某些觀念有道理,但感覺與己無關,就會生生錯過升級——感覺無關是最可怕的自證預言。
2013年,我開始從事天使投資,一路磕磕碰碰,第二年我去了趟硅谷,在飛機上,我突然想起他在幾年前的某個下午,在蘇州的某個院子站在白板前跟我講課的樣子。
那一瞬間的感覺完全是噩夢驚醒的感受。
我嘗試了若干次,也無法回憶起當時的講話內容,只記得確實有那么一回事,就好像噩夢驚醒后無法回憶夢中細節一模一樣。
我反應過來了:當時他講的一切我其實一點都沒聽進去。
雖然當時我做在那里,只覺得他是知名創投人,講的肯定是比我所想的更為深刻的東西。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不明覺厲”,實際上是“定覺歷但不明”。
雖然我們每年都會至少見面閑聊一次(我有個習慣,會主動聯系那些若是不聯系就會斷了聯系的朋友)。雖然這期間還通過他認識了朱敏先生。但這一切的交往還是沒有把我從“毫無知覺”中拉出來,我還是在按照原來的思路行事,對創業這事全無感悟。
阻礙我的究竟是什么?
在一次一次與創業者溝通的過程中,我終于反應過來了,我現在面對的創業者們,跟當初我面對他的自己是一樣的,他們現在在我們面前的反應,實際上就是我在莊佚面前的反應:
你講的都對,但好像跟我沒有太多的關系,畢竟我不是你,你能做的事我不一定能做,我還是做好我應該做的事情吧。
等我得出這個結論之后,就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起作用。我開始漸漸能夠清楚的回憶起當時他給我講的究竟是些什么了,基本上就是我現在經常跟別人講的那些觀念:怎么樣在改變行業中找到巨大價值,怎樣才能鎖定最長的賽道,怎樣迅速增長。甚至我開始分不清這些是我掙扎著學來的,還是莊佚在我心里種下的種子生根發芽了。
03
假定每個概念都跟自己有關系,主動強行反復琢磨行動,與它發生關系——這就是升級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運氣好,格外好。我竟然從另外一個路徑一路走到現在。若是運氣一般,我可能還過著原來的日子,若是如此,我完全不會有現在的驚恐、后怕和對好運的珍惜。
如果我運氣不足夠好,沒有走到現在這個境地,完全不會對這件事感到如此震驚:
僅僅“以為某些事情與己無關”就可能永遠讓一個人活在另一個“自洽的世界里”。
細想想,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
某些觀念,你覺得跟自己有關,也不一定有什么實際作用,而若是覺得跟自己無關,那它一定不會起作用。
相對來看,我不是個不勤于思考的人,也不是個只想不做的人,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會錯過。而且至少有兩次“生生錯過”。只不過我運氣特別好,錯過之后竟然可以失而復得。要知道人生難得有第二次機會的。
然而令我脊背發涼的是,六七年的時間就這么生生過去了,真可怕。
分享這個經歷不是跟你們顯擺我運氣好,而是要補充說明一個之前我們提到過的道理:
有些觀念真的很重要,但他們要么太過簡單不被人重視,要么太過違背直覺乃至于無法相信。
但,人們最終錯過轉折,錯過升級機會的可能是這個:
覺得某些觀念雖然有道理,但跟自己沒什么關系。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現在反應過來了:
感覺沒關系是錯覺,就是錯覺,也通常是最可怕的自證預言。
若是主動吸收那個觀念,按照那個觀念去做,實際上就跟你產生關系了;
做不好不要緊,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做好,于是拼命去做就是了;
剛開始無法很熟練的按照那個觀念思考也沒關系,反復琢磨,反復嘗試,自然而然就開始深入了;
要做就要拼命做,要想就要深刻想,否則實際上跟你完全沒關系。
這也是為什么這個專欄需要“只字不差的閱讀”,而且是反復閱讀。這并不是胡亂寫寫隨便看看,娛樂消遣一下,你圖個開心我得個高興的事,因為
通常最底層的觀念都披著簡單的偽裝,乃至于大多數人覺得無所謂,覺得自己已經理解。
現在,我又用自己罕見、難得的親身經歷向你說明,最要命的是:
很多觀念會偽裝成“感覺跟自己沒有關系”,而生生讓你錯過且不自知。
于是你不僅要讀,還要反復讀,還要假定每個觀念跟你都有巨大關系,調動所有的感官為自己創造“代入感”,去琢磨自己吸收了這個觀念后會是什么樣子?
04
思考與行動
再次回顧你昨天羅列的那些經歷,仔細看看,然后努力回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你當初覺得那道理跟自己沒關系?
雖然我們這個欄目是打開率點贊量最好的,但無論那個指標都從100%在一路跌至50%,你覺得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什么?
我知道有些人就好像小時候上課一樣,羞于舉手發言,甚至說服自己“我才沒那么顯擺”,于是幾千條留言中沒有你的影子。但,你能想明白你的這種決定“使得你一定程度上原理了那些有用的道理”“不由自主的使你與那些有道理少了一些必要的聯系”嗎?你可以不公開發表留言,但我建議你找一個本子寫下你的留言與反思。讀完這篇文章你應該知道我為何如此建議。
國家政策,不是政治是政策,與個體積累財富,其實是有很多聯系的,甚至完全能夠改變個體積累財富的路徑。很多人認為老百姓不要關心這些,現在我告訴你,為了你自己,你得關心那些政策,認真的去理解那些政策,深入思考每個可能性與自己的聯系,以及對自己產生的影響,進而作出自己必要的改變——那你怎么辦,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應該做出怎樣的改變?
懂得太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如何才能過好今生?
學習!改變!
現狀是過往的積累。如果現狀并不令你滿意,那就現在積累,改變,未來的你才可能更好!
關注公眾號:y7700015《怎樣讓自己更值錢》轉發文章后《財富自由之路》電子書我會送給你!這可是最新的個人升級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