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一章比較簡單,主要就是向讀者們說明一下什么是微習慣,這里建議大家瀏覽一下即可。因為這個定義不是很好下,所以作者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來詮釋一下“微習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
? ? ? ? 當然,最有代表性的行為和內容更應該著重強調和說明,所以“一個俯臥撐”原理就被詳細地寫出來,占了第一章的大部分筆墨。中心思想還是想說:一個非常容易辦到的小事情可以讓你產生進一步擴大它的想法或者誘惑,而隨之帶來的改變可能是顛覆性的。
? ? ? ? 但是小事件也是要持之以恒的,堅持了多久的好習慣在停頓之后都會有一個“重啟”的階段,這個階段時間越長,越接近你剛開始堅持的時候那么困難。
? ? ? ? 總結:要盡量堅持下去,一天都不要偷懶,因為堅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擊并前功盡棄。
第二章 大腦的工作原理
? ? ? ? 主要內容:大腦分為潛意識和意識兩個部分。重點是潛意識部分(也就是個人潛力)。這里有兩個生理名詞:基底神經節和前額皮層。
? ? ? ? 重復就是(潛意識)大腦使用的語言。大腦喜歡效率、抗拒改變。體會一下是不是這樣?你個人總喜歡干什么事情都非常容易就完成了,但是養成一種好習慣的時候卻很困難,為什么養成壞習慣很容易?因為壞習慣很“效率”。
? ? ? ? 好習慣——早起,你需要設置鬧鐘,然后克服困倦感,硬生生地爬起來,讓身體離開床鋪下地走動,洗漱,穿衣,出去活動;
? ? ? ? 壞習慣——賴床,只需要在床上躺著一動不動就行了,是不是很簡單、很“效率”?
? ? ? ? 所以容易的事情都讓壞習慣給占了,因此大腦喜歡“效率”,自然壞習慣更好養成;反之,大腦抗拒改變,那么好習慣就是煎熬了。
? ? ? ? 作者把大腦工作原理中的兩個組織結構擬人化為愚蠢的重復者(基底神經節)和聰明的管理者(前額皮層)。
? ? ? ? 前額皮層是對抗自動行為的防御武器,而基底神經節是模式的探測器。
? ? ? ? 執行決策和進行自動行為模式識別的兩部分組成的系統就是大腦工作系統。
? ? ? ? 前額皮層的特點是管理相當活躍、反應靈敏,同時也消耗大量精力。
? ? ? ? 基底神經節的特點就是自動功能不僅強大,而且效率很高,節省精力。
? ? ? ?主要怎么分配和利用好它們,大家心里有數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