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和一位朋友喝茶,無意間聊起他去看病的經歷,所反應的問題的確讓人深思。這位朋友是一名軍人,因為部隊駐防位置位于遠離大陸的海島,空氣中濕度和鹽分較高,加上島上的訓練強度很多,膝關節損傷很嚴重。這次本想利用休假時間做一下相關的檢查治療,誰知道卻因為“軍人優先”這個標語耽誤了時間。
? ?開始我也很不明白,“軍人優先”原本是一種福利,就算自己不用也不至于成為一種負擔。細問下才明白,原來朋友因為休假時間很短,很多檢查治療都要擠到一天去完成,否則就會耽誤歸隊的時間,而在部隊,超假未歸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馬虎不得。所以當他手里拿著厚厚的檢查單時,才想著利用一下“軍人優先”的福利,便從長長的隊尾走到繳費窗口。誰曾想自己手中的檢查單還沒遞到工作人員手中時,身后的一位中年婦女就不干了,一把抓住她剛伸出去的手臂,說道:“你這個人太沒素質了,這么多人排隊你也好意思插隊。”本來想圖個便利,被人如此教育一番著實尷尬,也怪自己沒想清楚,朋友趕緊笑著和婦女解釋到:“對不起,我是軍人,這不是寫著軍人優先嘛,我很急,能不能讓我先交?”不過,他的這番話絲毫沒有緩解緊張的氣氛,反而召開了更刻薄的數落:“軍人了不起啊,軍人不用排隊啊,你問問這里看病誰不急?你讓大家評評理。”話音未落,后面隊伍便對著朋友指指點點,說的無非都是些抱怨之詞。無奈之下,他只能將希望給予醫院的工作人員,可是得到的同樣一句話:“你問問后面誰會讓你優先,后面排隊去吧。”本應是自己應得的便利,卻莫名其妙讓自己陷入指責之中,講完后的他,臉上能看到的除了失落,更多的是一種失望,一種對社會的失望。
? ?作為一名戍邊軍人,他承受的壓力與困難是我們不曾想象的。也許在你眼中,軍人只不過是衣著不同,過去的那種浴血拼殺早已不復存在,大家都在工作,都在生活,憑啥他們要特殊?平時能見到的軍人,不也是一個個過得瀟瀟灑灑的嗎?其實抱有這種想法的人絕不在少數,面對生活的壓力與競爭,我們眼中有的只是自己手中能拿多少東西,從來不會去關注別人手里的東西,除非別人手里拿的比自己多,才會叫喚著自己拿少了。平時我們能看到的軍人,大多是位于城市的機關干部,或是后勤單位,對于他們,我不想做過多評價,因為他們只是幾百萬軍隊的鳳毛麟角。而真正的絕大多數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奉獻,他們的心酸苦楚是你不曾體會的。
? ?就拿我朋友來說,戍邊最難熬的倒不是艱苦的訓練或是繁重的任務,最考驗人心的是思念。當你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時,也許這種疲憊會被家的那種幸福瞬間沖淡。反觀他們,日常的課程與工作排滿了生活的全部,偶爾抽空給家里打個電話還得接受信號的考驗。有時候說不到兩句,就聽不見對方的聲音,無奈下只能拿著手機漫山遍野的找信號,為的不過是和家人說上幾句你平時都懶得說的話。在你抱著你的孩子享受幸福時,他們能做的只是看看手中那略微泛黃的照片。孩子出生時,也許他們正持槍在寒風中為你站崗,孩子咿呀學語時,他們能做的就只有抱著電話等待,為的只是聽聽自己孩子的聲音,孩子生病時,他們能做的只是默默承受著內心的自責與愧疚。你可曾想過,你身邊這種習以為常的生活,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幸福?
? ?在朋友部隊島上的一塊巖壁上刻著碩大的兩個字:堅守。在我眼中,這兩個字換成“艱守”更為合適。其實中國軍人的普遍待遇都很低,他們的工資福利養家的確是捉襟見肘,更別說什么買房買車了。面對同齡人物質生活的巨大差距,要說沒有心里落差是不可能的。沒有人不想讓自己過得更好,誰也不是天生和錢有仇。我們平時沒日沒夜的奮斗還不是為了能讓老婆孩子過得好點?別總把什么理想奉獻掛在嘴邊,面對他們,我們都顯得很自私,畢竟我們再苦再累都是為了自己。
? ?“軍人優先”原本是這個社會對軍人的一種尊重,一種態度,是對他們奉獻的一種肯定。其實很多軍人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肯定與尊重。他們用自己的犧牲與離別,換回了無數人的相聚與幸福。他們給你的不僅僅是和平,更是一種希望,畢竟只有當你沒有后顧之憂時,才會去追求所謂的理想。當你整天為生存擔憂時,你還談什么幸福指數。我們這個國家,經歷了近百年的戰爭創傷,傷疤還沒好的時候,很多人就已忘記了挨打的劇痛。敵人無數次想用炮火征服我們的民族,可是得到的卻是寧死不屈的反抗。可是,整個社會正在用冷漠摧毀著無數軍人的信念,摧毀這這個國家的戰斗意志。當這么冷漠擊敗堅守的信念時,還有什么能守護這個社會的和平?
? ?請珍惜他們的堅守,因為這個社會需要他們的犧牲與奉獻,需要以一種更為尊重的態度去重新審視他們的價值;請珍惜他們的堅守,因為這份堅守承載著數不清的心酸與感動;請珍惜他們的堅守,因為這份堅守是如此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