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剃刀,雖然鋒利干脆利落,也容易傷到自己。
這是一個與誰都不相關(guān),或許與誰又相關(guān)的故事,我們暫且叫故事。
對于一個在迷失中尋找世界的人來講,遲早會領(lǐng)略人類生活的殘酷真相。你在意自己有什么樣的鏡像,就會在生活中留下自己的影子。在秋風入寂的平原,蕭瑟的草地與遙遠的天空,形成蒼涼的對比,此刻又想著跟誰誰傾訴著心聲、渴望著愛情,卻總是滿懷激情地進攻之后,很快退潮。
命運,卻如上帝之手,鎖定了每個人人的歸宿。盡管也有冷淡和分離,盡管感情深沉無邊,并渴望著一生并肩,風雨風雨共濟,直至死亡降臨。他也時時后悔未能如常人那般,可以盡享美滿家庭的幸福;“結(jié)婚吧,年輕人。”認識他的人都勸告說,“不管以后的日子會怎么樣,兩個人在一起,總是好的。”
他愛著的女人,每天要承受思念之苦。他一生中,有好幾次一只腳已經(jīng)邁進了婚姻的門檻;那些準新娘們,年輕小妹、穩(wěn)重的遠親姑娘、善良的姑娘,個個溫柔美麗,再沒有更合宜的妻子了。然而理性很快從激情中脫身,這是他想要過得生活嗎?難道他不是為了她們溫婉可人、全心全意追隨他,才動了求婚的念頭嗎?
他是“愛的歌詠者”。他創(chuàng)作的眾多作品皆是為愛情所立的紀念碑。他的愛情,亦總是以悲劇首尾,留給主人公無盡的悔恨和哀傷,為何卻最終遵從內(nèi)心的聲音,選擇棲息在他人愛巢邊的等待和堅守?
陳舊的書籍散發(fā)著淡淡的霉味,他卻聞到了無法形容的芳香!對自然的癡迷,對愛人的眷戀,對世界的溫情,完美諧和的瞬間,令人不知身在何處。這種合一體驗,足以彌補生活的欠缺。孤獨的心必是充盈的心。
肉體雖是塵土/不朽的靈魂卻成長/如音樂的和聲,冥冥中一種/奧妙的巧藝在調(diào)和/不和諧的元素,使它們凝聚為渾然一體。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在林中散步,亦感受到了這獨處中的高潮體驗。而十 一歲的羅素,把讀歐幾里德當作一生的大事件,因為那像初戀一樣目眩神迷。
正如有些愛,雖不乏痛苦,卻未曾腐化!
在如今的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和空間,偷走了人的獨處能力與真的孤獨,把愛的創(chuàng)造性的威力解除了。這就是現(xiàn)代社會中愛情正在崩潰的事實,我們能輕易的認清別人,卻從來不敢去了解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