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釜山行》韓國拍的一部喪尸片,或許對于喪尸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都來自歐美片。這部沒有過多的講解為何有喪尸,也沒有說要如何消滅喪尸,它主要刻畫了,人們在這場逃亡中,人性的善與惡。在這場喪尸抗爭中,有關系不大和諧的父女兩,有恩愛的準爸爸準媽媽,有參加棒球賽的學生,有姐妹情深的兩位老人,有神志不大清醒的流浪漢,還有位中年大叔。在這支隊伍里包含了,老弱病殘孕。在這艱難時期,人性的光輝一直繼續發亮的往往就是這些原本是弱勢群體的人們。而人性沒有被泯滅,持續戰斗的是那些為了守護身邊親人,朋友的人。借用《盜墓筆記》的話是,比喪尸更恐怖的是人心。導演用了很多對比的鏡頭,來刻畫人性。
(以下會有分析劇情的內容,介意劇透的勿看哦)
第一個對比
每個人都有苦衷,但那不是你放下人性,殘害別人的理由。
當逃過一節,他們在車廂內等待,小女孩把位置讓給老奶奶坐,自己站著時。男主告訴他危難時期不需要這樣做,顧好自己就行??尚∨⒄f奶奶的腿也經常不好。成人的世界越來越現實利己,而小孩的世界卻永遠都閃爍著最初的光芒。
喪尸追來,孕婦和老公瘋狂的跑到安全車廂,可男主卻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跑來,而關上了求生的門,雖然后來聽女兒的話還是開門,使那對夫妻得以幸免。小女孩在這里一次一次的把父親冷漠的人性挽救回來,他的善良救了別人,最后也救了自己。當胖大叔問男主為什么關門時,他說又不是他一個人處于危險中。他這句話道出了每一個人在這危急關頭都會有的害怕與擔憂。
然而,劇中的一個類似反面教材的人物——中年大叔。他為了活命一次次的將幫助過他的人推向喪尸那邊,以便讓自己有機會逃跑,他的喪心病狂令讓發指。雖然最后他在尸變前叫男主把他送回家,他媽媽在那里等他。說明他也是一個孝子。每一個人都有牽掛,都有割舍不下的東西,都有苦衷,但那些并不是讓你放下人性,殘害別人的理由。小女孩也是要到釜山找媽媽的,在災難面前,她沒有不顧他人的死活,仍舊不忘初心,該讓座讓座,該救人救人。
第二個對比
比喪尸更可怕的是人性。
當男主和老弱病殘孕這群人在車廂上逃生,他們在車廂中與喪尸斗智斗勇,死里逃生,卻在眼看著就要安全時,被一群人拒之門外。小孩看著兩扇門,一扇死門,哪里喪尸蜂擁而至,男主與胖大叔艱難抵擋,一邊是生門,卻被一群人死死的頂住不讓進。她無助不解的站在那無聲哭泣,但那些人看到了仍舊無動于衷,就是不把門打開,放他們進去。這個對比鏡頭是最強烈的,看的人無比捉急。喪尸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人性。
第三個對比
你不管別人的死活,你的死活又與他人何關
男主他們好不容易掙脫被擋的門,進入幸存者車廂,卻被那群人指著有感染嫌疑,被驅逐到另一個車廂。人們在災難面前,不是互幫互助,而是互相猜疑,見死不救,更勝者是落井下石。他們的冷漠自私比喪尸更讓人心驚。男主帶著剩余的人到另一個車廂,棒球少年的朋友說要跟他們一起,因為她覺得那群人比喪尸更可怕。他們各自把門關緊,原以為就此可以高枕無憂。可誰能想到那位看盡人性的冷漠無情的老人,把門打開,讓喪尸進來,瞬間幸存者車廂鬼哭狼嚎。
當你把別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時,你的生死別人也同樣會看的很輕。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第四個對比:
同一首歌,都為想念一個人
小女孩唱的歌,開頭和結尾都出現了,算是一種首尾呼應,開頭是不開心,在生爸爸的氣。
而末尾卻是哭著對爸爸充滿著無線的懷念。
這首歌,開始在明亮寬敞的教室,結尾在幽暗的隧道。穿越了隧道便是光明。孕婦和小孩原本就是在這場逃亡中最弱的兩個人,但因為他們的善良一次一次的挽救了別人,最后也挽救了自己。
第五個對比
流浪漢之死,人性簡單的保護。
里面幾個重要人物的死,情理之中,也感人肺腑。他們為了親情,友情,愛情,死得其所。而流浪漢,他與他們非親非故,最后卻英勇就義。
流浪漢是那么一個膽小怕事,戰戰兢兢的人,在這個車廂中他最先目睹喪尸的廝殺的幸存者,在這個逃生的過程中,他幾乎幫不上忙,有時候還拖后腿,但男主他們沒有因為他是流浪漢就嫌棄他,而是一起扶持。最后當所有戰斗力強的男性都不在時,在面對蜂擁而來的喪尸時,他勇敢的挺身而出用身體阻擋喪尸,讓孕婦和小孩她們得以逃生。流浪漢的死,絕對是對那些平時瞧不起他們,高高在上的人的一種諷刺。他的犧牲沒有慷慨激昂,只有口齒不清的快走。他的舍生不為取義,是出于人性最自然的保護,保護比他弱小的人。
喪尸來了,人性瞬間被摧毀,還存有真善美的是那些老弱病殘孕,他們才是人性的發光體,勿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