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W(how might we...?)是什么意思?
中文意思:我們可以怎么樣?
常從這三個詞著手:“我們”、“可以”、“怎樣”。一些當下眾所周知的頂尖企業,在解決棘手的創意挑戰時,會先問:我們可以怎樣提高X……我們可以怎樣重新定義Y……或者我們可以怎樣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來完成Z?
當替換成“可以”這個詞時,就沒有妄下判斷,從而幫人們更自由地做出選擇,開創更多的可能性。
什么時候用?
在頭腦風暴之前:解決效率問題
分析用戶反饋:在碰到用戶反饋
和領導PK:用HMW分析領導的需求是什么,領導想到,你也想到的,還有方案
怎么產出“我們可以怎么樣”?
從你的觀點(Point of View,POV)或問題陳述本身出發。把大的挑戰拆分成一些可執行的小任務。尋找問題陳述的多個方面,來填充”我們可以怎樣…?
案例:
挑戰:在本地的國際機場,重新打造地面體驗
觀點(POV):帶著三個孩子的媽媽,急匆匆地沖進機場進站,結果卻在門口等了好幾個小時。這個時候她需要逗弄自己淘氣的小孩兒們,因為這些“磨人的小妖精”只會激怒其他同樣焦慮等待的同行乘客。
發揮積極影響:我們可以怎樣 利用孩子的熱情讓其他乘客開心?
移除消極影響:我們可以怎樣 將孩子和其他乘客隔離開?
逆向思維:我們可以怎樣 把等待變為旅途中令人神往的一部分?
質疑假設:我們可以怎樣 完全除去機場等候時間?
在形容詞上下功夫:我們可以怎樣 進機場變得“讓人煥然一新”,而不是“急匆匆”?
找到沒有預想過的資源:我們可以怎樣 利用同行乘客的空閑時間,分散媽媽的負擔?
從需求或環境中創造類似體驗:我們可以怎樣 讓機場像 spa?中心?或者像游樂場?
從問題出發應對挑戰:我們可以怎樣 設計機場的體驗(挑戰),讓孩子們(問題)愿意去機場玩?
改變現狀:我們可以怎樣 讓淘氣吵鬧的熊孩子變得不那么煩人?
把問題分成多個小任務:我們可以怎樣 讓孩子開心?我們可以怎樣 讓帶著 3?個孩子的媽媽放緩匆忙的腳步?我們可以怎樣 安撫延誤的乘客?
補充閱讀:http://mt.sohu.com/20160329/n442714061.shtml
在產品設計流程中HMW的使用
HMW最適合使用場景
面對明確的用戶和問題:一類明確的用戶,碰到一類明確的問題
鍛煉自我思維:碰到什么問題用產品思維分解
HMW執行
1、明確用戶和問題,最終要解決什么問題
如:
用戶問題:顧客到了餐廳,不知道吃什么?
產品價值/目的:提供餐廳的顧客滿意度
用戶問題:某O2O服務產品,用戶在訂單完成后,80%用戶不會回來點評
產品價值/目的:提升用戶的留存率
2、拆解方向
否定:如何讓用戶放棄這個想法
積極:如何讓用戶提升自己來解決問題
轉移:如何讓其他人解決這個問題,繼而解決用戶這個問題
腦洞打開:以前不敢想的方案
分解:把很大的問題分成2-3步。
實踐:針對 三節課沒有手機版,無法利用零散時間聽課,體驗不好,這個問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節課學習總結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