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例會談到旺仔的情緒和安全感。
有一些意外的是——
1.我從沒想到自己需要面對有一天,老師提出我的孩子可能安全感不夠的問題。因為我自以為一直自己的情緒控制還好,也一直努力在和他互動過程中給予無條件的愛和有原則的愛。
2.這件事情也引發我一些情緒上的觸動——1)一個爸爸不常在身邊的孩子,“陽剛氣”“不足?,探索的勇氣不夠多。我類似于單親媽媽+隔代教育+托育的方式,自己也覺得難。
3.一直期望能把他帶到3歲,但是我沒能堅持到2歲,在他1歲10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上班,過程中還去了一次新西蘭,中間他換了地方,換了代養的人,不同的人身上還有一些可能我們眼不見心不煩,一見就腦子里警報不停發出信號的事情。一系列“要是我自己帶就如何......”的想法變冒出來,讓自己心里寫滿愧疚。
然而,我知道這不是出于主的。
和老公分享,老公也很無奈,分享了最近一些工作室懸而未定的情況。我低下頭禱告。
我回想這一路的走來。
當初支持我走出全職媽媽的,不就是我堅信——自己首先得是個喜樂的人嗎?難道因為這條路遇到了一些困難就等于之前的老路是對的嗎?一定不是這樣的。因為在老路環境中太多我不可控的因素讓我無法通過自己的力量喜樂,所以,我走出去尋找環境的變化,也許有另一種可能,然后,我在現在的環境中找到了這種可能實現的土壤,這是我做出如今選擇的理由。
喜樂。自己先對當下要喜樂。這是我能做的最基本。
悔改。最近因為接了園長遇到的一些還在最近發展區的挑戰和疲憊而有的一些負面情緒,加上家里自己不太擅長隔代教育的溝通而產生的負能量,傳遞給了兒子。我需要檢討。
其余的,交給上帝。喜樂,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