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感謝這個時代,因為經濟上的富有,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老二的成長,因此我就有條件去從事我這份當母親的事業了。在我帶老大的時候,因為年輕剛成家,家庭貧窮,一方面要上課,還要參與商業活動掙錢維持生活。所以在帶孩子時,雖然盡心盡力地鉆研幼兒教育,但陪伴少了許多,而因陪伴少帶來的內疚與年俱增,終于孩子上小學四年級時,我強從講臺上走下來,去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慶幸的是孩子爭氣,現在是我的一張名片,是我驕傲和幸福的資本。但那個時代我們年輕的家長在一起時所談論的孩子的教育是相同的,因為大家都在學習并探索,大家都有自己的知識文化做鋪墊,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翼中教育的深層次的內容厚重了許多。
但是現在當我和更多的年輕家長在一起時,我感覺到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期望值有增無減,完全可以用濃厚去形容,但家長們表現出更多的是浮躁不安,焦急無奈。時代是一個充滿壓力、過剰和競爭的時代,當擁有錢和權成為一個人成功的象征時,文化飄遠了許多。壓力和競爭不會讓人靜下來,而寧靜方可致遠。
小學新生入學才兩個月多一點,孩子們千差萬別,能力、表現大小不一,當然現在的狀態不是未來,現在的優秀不代表永久,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某些本應該具備的能力不具備,該具有的好習慣不具有,這就與我們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于一個家庭來講,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吹胶⒆拥膯栴},其實那就是你的問題在孩子身上的綻放。父母足夠優秀了,孩子自會精彩。我若盛開,蝴蝶自來。
家庭教育這片土地是一片沃土,抑或蒼松勁老,參天大樹,抑或禾苗青黝,果實累累。是一片沙漠,那只能適合耐旱的仙人掌,掙扎向上。是一片荒原,那只有寸草點綴,凄涼平淡。當然就是高山流水,平川荒漠組成世界,花草樹木各成景觀,千人千面,形態各異也是世界的客觀存在。
浮躁的社會讓家庭教育缺失更多,這1個浮躁的社會真叫人不喜歡,一如這個時代的歌。我和我的同齡人喜歡聽的和喜歡唱的大多是巜歌聲飄過三十年》里的經典老歌,我一直在以落伍與時代為由而感嘆歲月蹉跎。
可是當我看到白巖松在巜白說》中"不喜歡現在",是"現在的歌太難聽了",這樣的直白讓我驚訝,他還說"唱歌的人越來越多,可唱的好歌卻越來越少,只有中國好聲音,少見中國好歌曲",真是人人心中有的感覺。說到自己"經歷的七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黃金時代,有那么多好歌陪伴的青春,窮得很富有。"我和白巖松同歲,有這樣同感是偶然嗎?我還是個對音樂不懂的人,而字里行間透露出白巖松還教大學的古典音樂??纯磁畠簩W唱的兒童歌曲,還都是九十年代初我兒子聽唱的經典兒童歌曲,而那很受孩子追捧的丅FB0YS的歌,我聽不懂,也不愛聽。就從白巖松列出的一首首名曲,就可看出他在欣賞音樂,更不說他對這些經典樂曲深邃的鑒賞和評析了。
而"文字停止之處,音樂開始了"這句話深深地吸引著我,引我思考。我的女兒幾乎是用文字、音樂和運動包圍著,我還需要更加勤奮的堅持讓音樂充滿生活的閑暇時光,心緒會充滿陽光。
歌記錄著時代,浮躁的社會歌也是飄浮游離,那就讓經典老歌去滋潤和安撫浮躁的心吧!我想聽中國的飄過三十年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