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產品發(fā)展到現(xiàn)在,在移動互聯(lián)網中已經相對成熟,通過研究當下社交產品的特性,總結出一下幾點粗略的見解,供大家交流討論;
目前社交產品中,我認為最重要的產品關鍵點主要有產品定位,各功能間的融合和表達還有用戶期望的管理;當然,一款產品的成功靠的是方方面面的,不可能靠幾個小點就能做好,這些只是在作者本人在做社交產品研究過程的一些思考;
1.產品的定位
包括產品的調性和主打的核心路線,可以說是slogen,能一句話就能提現(xiàn)你產品的調性和核心功能,而且用戶在需要或者在這個需求類別里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比如探探的顏值交友,我想要看顏值的,我就去探探,還有soul的靈魂交友,我只想找一個三觀一致的人來聊天。當我有一個需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的產品的定位。這里面也有體現(xiàn)定位差異化的特性在里面,要就在這個行業(yè)做得足夠強大,要不就足夠新穎;
我們到底要如何去確定這樣的一個定位?
最優(yōu)先考慮的是用戶目的,剛剛說到,用戶有需求的時候,他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你的產品,比如我要打車,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滴滴,要吃外賣,我想到的是美團外賣或者餓了嗎。如果是用戶失戀了,找一個人傾述,ta去陌陌或者探探合適嗎?可能合適,但是用戶如果在ta的認知里面有更好的選擇,比如一些樹洞類產品,ta就不會第一個想到去陌陌這些地方,所以,我們要選擇一個用戶需求目的,在這個目的里面去做出差異化。
其次考慮的方向是一些垂直的細分領域,比如說職場社交,游戲社交等這些去考慮,這里面應用的場景比較多,也比較好確定我們的產品主要路線和核心功能,比如職場社交,我們要做好的就是如何在這個領域做出差異化,有別與微信等產品,讓關系鏈沉淀在這里;
最后要考慮的就是形式,形式只是表面,沒有很好的產品理念在里面,再好的形式只不過是表象,我們看探探的卡片式列表選擇,感覺很新穎,探探的成功是因為這個新穎的形式出現(xiàn)才成功的,其實并不是的,探探的定位先確定了顏值社交,才有了這樣的一個交互形式的。
所以,我們選擇一個產品的定位的時候,最優(yōu)先考慮的應該是用戶的需求目的,在這里出發(fā)我們才能更好的做出差異化定位,讓用戶有需求的時候就能立馬的想到你的產品。
2.產品各個功能間的融合表達
一款基礎款的陌生人社交軟件,包含了那些功能模塊呢?基礎服務模塊中的登陸注冊,即時通訊,賬號體系,軟件設置;發(fā)現(xiàn)交互模塊中的初次接觸發(fā)現(xiàn),個人資料展示,輕互動系統(tǒng),消息或推送系統(tǒng)和搜索系統(tǒng)等等模塊,不同的社交產品,都會有不同的模塊,但是這些功能模塊那些比較重要,模塊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關系怎樣?這個需要我們慢慢去打磨和優(yōu)化。我認為,社交產品中,最重要的模塊是個人資料模塊,其次是初次接觸發(fā)現(xiàn)模塊,還有就是用戶動態(tài)模塊;每個模塊當然都是為了產品定位來去服務的,他們之間相互配合而又有所突出。。最終目的就是服務產品的定位;
社交的本質,其實就是交互,信息和關系鏈,陌生人社交的關系鏈如何來?如何的交互才會繼續(xù)深入?信息來源于哪里?
先說社交關系鏈的建立,陌生人社交的關系建立是一個重點問題,有陌陌的基于LBS的用戶列表,有探探的基于顏值的匹配,有soul的標簽靈魂匹配,這些都是一種形式,主要是基于我們前面確定的產品定位,然后來做出的交互,這個交互主要是提升用戶與用戶之間建立連接的效率。互聯(lián)網世界里面,我們每個人都是處于黑暗中的一員,雖然我們都同處一個地方(同一個產品或App),但是沒有一個發(fā)現(xiàn)機制給我們,我們永遠都接觸不到我們身邊的人,所以,發(fā)現(xiàn)機制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用戶初次建立聯(lián)系的覆蓋面,機制設計不好,用戶搜索選擇的效率就會很低下,用戶達不到想要的目的,就會很快流失。初次接觸發(fā)現(xiàn)模塊,是最直接提現(xiàn)產品定位的一個模塊,探探的顏值社交,他的發(fā)現(xiàn)模塊就以用戶大圖作為主要的展示,用直接的左滑不喜歡右滑喜歡來表示對這個用戶的態(tài)度。所以,用戶的初次接觸發(fā)現(xiàn)模塊是特別重要的一塊;
社交產品中的信息有很多種,有用戶的資料信息,有用戶的動態(tài)信息,有用戶聊天過程中產生的信息等等,我們這里主要突出的是,用戶的資料信息,為什么用戶的資料信息那么重要?因為作為一款陌生人社交產品,用戶在初次接觸之后,需要的是進一步的深入,加強關系鏈的強度。用戶資料可以給用戶提供一個了解剛剛匹配到的另一個用戶的機會,提供了原始的好感和進一步交流的基礎,這也是很多產品遇到的問題,很多用戶相互匹配在一起然后不知道聊什么,進而進行了查戶口般的尬聊,最后導致用戶與用戶匹配到后就無疾而終了。用戶之間的關系鏈就此斷開;此外,用戶資料也是最能提現(xiàn)產品定位的一個功能,如果是看面的產品,我們會比較大幅度的展示用戶美的一面,如果是靈魂交往,我們會展現(xiàn)用戶有趣的經歷,如果是職場社交,我們會體現(xiàn)更多職場相關的東西。
用戶資料我們一般可以分成基礎資料,和期望資料。基礎資料不用多說,主要是期望資料,就是一個用戶進入到另一個用戶的資料面頁,他想得到什么信息?是想找話題聊?還是看看我顏值是否值得你繼續(xù)聊?不同定位的產品,期望資料的提現(xiàn)是不一樣的。探探陌陌的用戶詳情會用大圖占主要位置,soul的會用興趣,經歷來表述。我們的產品定位是什么,這里就是我們提現(xiàn)我們產品定位的地方;
最后大概說一下其他的功能,其實每一個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他們都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緊緊的圍繞產品主旨產品定位服務的,但是在這里先說幾個相對比較重要的,后面有空會把其他的也說一下。消息功能在社交產品中低位也是十分重要,陌生人社交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很多社交產品都沒有做好的,就是信息泛濫如何控制,如何讓用戶少受到騷擾,特別是一些頭部用戶,如果發(fā)布一條熱門的動態(tài),請求匹配或者加好友的人將會很多很多,造成了信息的泛濫;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建議還是要第一要進行分層,對關系進行分層,對消息進行分層,關系分層主要是看產品邏輯設計,比如有些是粉絲關系,有些是好友關系,這兩個關系的層級應該是不一樣的,應該對粉絲關注消息進行降級處理,不要經常提醒;好友的請求消息其實也可以進行進行分層,以好友來源進行分層,比如是匹配發(fā)現(xiàn)過來的一個層級,用戶搜索ID過來的一個層級等等,這個在結果上的控制好友請求,其實還可以在申請階段進行限制,比如需要達到特定條件才可以申請,需要大家的標簽或者匹配度多少才可以都行。這個是關系上的分層,還有通知消息上的分層,比如一些輕互動,比如點贊,訪客評論等等這些消息應該是低一層級的消息,還有系統(tǒng)通知推送也是要盡量減少。除了對信息分層以外,就是對用戶分層,發(fā)布消息比較頻繁的,將會禁止繼續(xù)發(fā)送等等;當然,這些都是根據不同產品做出不同的設計;
3.用戶期望的管理
用戶到社交產品上來,都是有目的或者有所需求的,而且不同用戶有不同的目的或者需求,也就是用戶的期望,我們如何管理好用戶的期望?
社交產品的用戶期望我們可以分為快速獲得反饋的和長久獲得的,快速獲得的消失的也比較快,長久獲得的維持也比較久,快速獲得的有:排解無聊,消除情緒,找到傾述等等。長久獲得的有關系的變化,比如獲得友誼,獲得愛情等等。我們怎么怎么去區(qū)分和讓用戶能得到這些期望?或者一開始就讓用戶期望的就是我們給他們的?
這里因為篇幅原因,我們不展開講,只講幾個關鍵點,第一就是根據我們自己的定位,讓用戶預先確定自己的期望,這樣我們更能把控好。第二就是區(qū)分好短期望還是長期望,需要短期望和長期望結合,短期望獲得容易,反饋比較及時,用戶會覺得有成就感和獲得感,然后沉淀用戶的長期望,這樣平臺的粘性會相對增加,用戶的留存這個問題也是一個痛點問題,后面我們會另起篇章講述。
最后,總結一下,社交產品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很多年了。出現(xiàn)了很多按不同標準分類的產品,有根據關系的有根據興趣或者行業(yè)的垂直社交,多種多樣,形式也不斷的更新。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在原始社會人就生活在集體中,社交的需求是原始的,只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可以表現(xiàn)的形式更加多種多樣,PC互聯(lián)網時代的社交過渡到移動互聯(lián)網的社交,因為技術的進步,催生了很多很多的機會。未來5G的進步,物聯(lián)網的發(fā)展,或者某一單一要素的突破,社交形式只會不斷的更新迭代。隨著社會的變遷,社會結構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模式改變,人們之間文化的改變,這一切都會導致下一代的社交形式的出現(xiàn)。打敗上一代社交霸主地位的,可能會以任何的形式出現(xiàn);我們一起期待這個美好的時代帶來的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