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主婦,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保持獨立、保持自我、保持空間,才能讓整個家,因你而變得輕松和快樂

1

誰選擇,誰承擔

上期文章寫到,我們有權力、也有能力先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向任何人匯報,也不需要去滿足大眾的標準。

后臺收到許多留言,有表示自己正反思,是否因為過于在意別人的目光,而影響了自己的選擇?

也有朋友留言,說正在別人的目光中,猶豫著是否放棄現在的工作,選擇做全職主婦。

其實我想說,我們之所以猶豫,不僅是因為我們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更因為我們自己不夠自信,不知道自已逆向選擇將會帶來什么樣的風險,而這風險,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

同樣,上篇文章有這樣一句話:誰選擇、誰承擔,我的生活,請你旁觀。

沒錯,當你能帥氣的和別人說:這是我的選擇,與你無關時,是因為你已經有自信和勇氣,承擔自己選擇帶來的所有后果。

否則,請你依然參照社會大眾標準、雞湯標準來生活吧— —雖然不夠帥氣自我,至少還有安全。

2

大多數時候,只是選項而不是選擇

對于是否要做全職主婦,對于大多數女性朋友來說,有時候是一個不得已的選項,而不是選擇。

因為她們在職場打拼了十年以上,有了自己的職業圈子、還不錯的社會地位、不比老公差的經濟收入— —這是社會里的她們。

同時,家里繁重的家務,也是她們在操持。

說實話,在這方面真的很難公平分工,因為男女的家庭整潔的標準基本不同— —男人覺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一周拖一次地吧,至于吃飯的碗可以一天或三天洗一次麻。他真的不是不想幫你,也真的覺得你不必這么高標準。

所以,你看不慣,你去做羅。

所以她們同樣在職場拼殺得筋皮力竭的回到家里,必須面對的是全家人的晚餐、有待清理的房間、晚餐后廚房的整理。

這是家庭里的她們。

而即便如此,女性特有的韌性也仍然讓她們堅持了下來,而且大多數人還做得不錯。

但當孩子出生后,這一切來之不易的平衡便被打破,她們將面臨孩子的陪伴與教養,這與做家務又不同,要付出大量的心力與智慧。

有老人帶吧,覺得老人帶得不好,怕孩子被慣出一身毛病;沒老人帶吧,自己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

當在公司忙碌了一天,再匆匆趕到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小朋友已走了大半,抱著孩子不禁心疼小家伙一個人呆在幼兒園的無助;

待接完孩子回到家后,再來準備一家人的晚餐,同時還要應對孩子不停的提問與聊天。

如果說這也能堅持下去,那么到了小學,孩子該培優了、該上興趣班了,全能的主婦就真的應付不過來了。

這時候,無論你的薪水是否比老公更高,似乎該回家的那個都是你— —因為社會眼光、因為發展潛力、因為大男子主義,等等等等,太少的男人愿意回家帶孩子。

所以,放棄工作回到家里,就成了我們的一個必填選項、而不是選擇。

如此剛需,很多主婦依然會猶豫,為什么呢——因為這個選擇的風險太大。

太多的事實告訴我們,女人在失去與社會的有效鏈接后,如鰱魚效應般的,個人眼界、氣質、魅力、反應,都會大打折扣,自我認同感降低、自我價值感不足等等,最終導至家庭關系緊張,甚至成為家庭問題的制造者。

也有太多的文章在為全職在家的女人評反:北經濟學院大四女生龔晶寫論文論證全職主婦扮演了10種社會職業角色,并測算出全職主婦每月創造勞動價值9600元;

情感專家蘇芩說:因為收入決定身價,所以要錢不能手軟。并說:全職主婦必須要合情合理的取得收入,作為丈夫,有義務向主婦支付工資。

然而,這些真的有用嗎?

再多的宣講與價值計算,也抵不過一個現實— —你的勞動沒有得到社會薪酬支付體系的認同,所以你的價值是不被認可的。

你再大方的向老公伸手要錢,老公不是你的雇主,這錢一要,關系就變味兒了。

整個中國大環境就是這樣,在你沒有收入的時候,沒有人會認為,老公的收入,有一半應該是你的,即便那是你應得的。

如果將希望放在教育社會價值評判體系上、放在教育男人對全職主婦的價值認同上,我想至少還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時間吧。

那么這二十年,我們就只能選擇:

繼續在職場家庭之間象陀螺一樣的旋轉嗎?

還是冒著最后被孩子討厭、被老公放棄、被社會遺忘的高風險,回歸家庭?

所以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如果你并非喜愛并享受全職生活狀態、如果你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與自我相處能力,那么請你不要選擇,因為風險太高、代價太大。

3

對比一下,你是否可以做全職主婦

如果非選不可,請你對照下面幾個條件分析一下,你是否能將全職的風險降到最低:

1,真心喜歡自由寬松的家庭生活狀態,不是為了誰在犧牲。

如果你認為你是為孩子犧牲了,你一旦有脾氣、有抱怨的時候,一定會撒在孩子的身上,這對他來說是不公平的,一個帶著不滿和怨氣的媽媽陪伴,不如沒有人陪伴;

一個讓孩子感覺到為自己犧牲了的媽媽,會讓他產生負疚感,會將你的不幸福都歸結于自己的身上,影響自我認同感與價值感。

對孩子來說,你選擇回歸,不僅沒有幫助到他的成長,反而在他心里埋下了不健康的因子。何其的得不償失。

如果你認為你為家庭犧牲了,同樣你會在自己情緒低落失控時,去指責你的老公,將家庭變成戰場。

所以,請一定放棄掉犧牲論,你沒有義務為誰犧牲,孩子更不是你犧牲的借口,請想清楚:你是為自己而選擇的嗎?

如果不是,下面的文章不必再看,我可以肯定你不適合做全職主婦。

如果是,那么再看下一條。

2,有合適的途徑,保證一定的經濟收入,能夠支付自己的日常與保健美容開支、支付孩子與家人的禮物開支。

現在社會的多樣化,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多種途徑的收入可能,微商、網絡小說、線上咨詢師、個人工作室等等,你需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能夠讓自己自由支配時間、又能有經濟收入的渠道,起碼保證你的收入能支撐你自己的日常與美容健身開支。

不要說你老公很能賺、能養你。

他能養、愿意養是他的事,你有養自己的能力,才能讓你有底氣面對一切的非議,并在有夫妻爭執時,能夠有底氣保持自己的底限。

同時對于孩子來說,一個積極向上、有能力的媽媽,不僅是他的成長路上的好榜樣,并能讓他保持對你的尊重。

說實話,一個只會做飯做家務和伸手要錢的媽媽,孩子會認可你的辛苦,只是這認可里,一定會少了一份尊重— —多的可能是同情。

所以,即便在家里,獨立的經濟能力,依然很重要。

3,在沒有壓力和外力督促的情況下,保持持續的閱讀與學習狀態。持續關注社會熱點,并保持自己敏銳的獨到的看問題的角度:

當你在職場時,你或許會通過專業雜志、行業消息、公司文件以及會議等,去保持自己對信息的敏感度,同時吸取知識養份;

而在家里,你失去了這些途徑,同時你閱讀的自由也大了起來,可以隨意選擇你愛讀的書。

所以請為自己列一個書單,保持一定的閱讀量,以此為自己的知識、視野、頭腦敏銳度進行更新和保鮮;

否則,一個將自己淹沒于家務事中的主婦,會是一個表情呆滯、反應遲鈍、容易衰老、沒有魅力的主婦。

而在與朋友約會時,也會反映出你話題的潰乏與反應的遲滯。

久而久之,你會對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產生懷疑,進而進入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4,對自己的外形,持續保持高度關注與打造;

不要因為一整天都不出門、或者因為活動的區域只有社區與超市,便放棄對自我形象的要求。

在家里能夠更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飲食、適當的鍛煉、定期美容、流行資訊的閱讀,都是必要的功課,能讓你一直保持比在職場更好的外在狀態。

不要說自然美,30歲以上的女人沒有資格談自然美; 也不要說你老公就喜歡你不修邊幅的自然樣子,我保證你自拍兩張放到朋友圈,會嚇壞一圈朋友。

所以,別人喜歡是其次,一定要保持自己喜歡的樣子— —如果你硬要說,我就是喜歡穿著睡 衣不畫妝的浮腫樣子,那我也就無話可說了。

5,除了帶孩子做家務,你應該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并持續保持。

有一個或多個讓自己身心放松的愛好,可以是烹飪、旅游、刺繡、樂器、甚至是逛街,都好。

在這種時候,你可以放開家人和孩子,享受獨屬于你一個人的放松時光,感覺全部的時間都屬于自己的美好。

6,習慣、并享受一個人的安靜、有時甚至是孤獨的狀態。

全職在家,必然會少了與人的交往。

大多數時候,孩子和老公都是早出晚歸,白天都是我們一個人,面對一間屋子,沒有一個人說話。

你可以做自己的事、聽音樂或者閱讀,只是一天、兩天;一周、兩周沒問題,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你可以嗎?

如果你天生外向好動,天生喜歡熱鬧,天生要與朋友在一起才有安全感,那么就不要選擇這種獨居在家的生活。

7,不要將自己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孩子和老公的身上。

即便你有了大量的時間,也要學會做個懶媽媽,不要為孩子做得太多、不要將自己的關注點全放在孩子身上,這樣的話,孩子會少了成長的機會,同時因為你的過度關注,也會讓孩子感覺到壓力,甚至會有逃避的沖動。

俗話說,斗米恩,擔米仇,這句話用在孩子同樣適用; 你為他做的所有,當成為習慣后,就變成理所當然,一旦有一天忘了,他還會發脾氣;

而平時少做一些,偶爾做一下,不僅培養了他自己的動手能力與意識,更會讓他記住你的付出,何樂而不為?

對老公也是如此,不管你處于何種狀態,請不要為他做所有的事情,同時請與他保持各自獨立的空間與時間,并理解他的工作狀態。

一家三口在家里,一起聊天看電視是一種快樂,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也是另一種默契,實際上,獨立的空間比攪和在一起,更能讓人感覺到舒服。

保持獨立、保持自我、保持空間,才能讓整個家,因你而變得輕松和快樂。

8,有隨時回到職場的狀態。

保持隨時能回到職場的狀態,是讓你保持自信、不為全職生涯而焦慮、不為脫離社會而擔心; 也是讓我們保持自我價值認同的最佳狀態。

所以,行業資訊、社會趨勢、朋友圈子,都是你該花時間去保持的事情;

自我學習、自我提升、保持專業,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事情。

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在家庭與職場之間自由的切換,讓我們的生活擁有最大的自由度、讓我們的取舍變得不那么困難、讓我們的家庭因我們的選擇而變得更好。

你作好全職的準備了嗎?以上八點,你能做到幾點呢?

全職主婦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所謂沒有金鋼鉆不攬瓷器活兒,如果你沒有在家庭和職場之間自由切換的能力,請不要輕易選擇全職在家的生活方式。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