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婆婆從北方老家過來了,幫忙帶小孩。
在老家呢,說的聽的是家鄉話,旁邊都是左鄰右舍,非常熟悉的人。她習慣了。
她第一次來到南方,語言不通是第一大難關,還有環境很陌生。
這下,婆婆的內向性格便表現出來了。首先她不會說普通話,鄰居又是湖南人和廣東人,她都聽不懂;然后是買菜做飯,幸虧我們都是北方人,但買菜是個問題,她不敢去菜市場,怕別人少秤,只敢在小區里買。
最最關鍵就是很寂寞。沒人聊天,隔壁老太太一口標準的湖南話,婆婆聽不懂人家的話,人家也聽不懂她的話,偶爾溝通基本靠猜,這下可麻煩了。
怎么辦?
她又不愛動,不會唱歌跳舞。真的是基本上變成啞巴啦,只能盼著家人下班之后和她聊天,但是我們不可能時時陪伴吧?
誰都怕孤獨。慢慢地,婆婆的精神日漸憔悴,身體也走向下坡路。
這樣可不妙,時間久了,就怕抑郁癥甚至老年癡呆癥找上門哦。
2.
咋辦?
改變!總呆在自己狹小的圈子是不行的,必須要走出去,主動出擊。
我和老公抽空帶婆婆在小區里面散步,主動往人群中鉆,才發現小區里北方的老太太挺多的嘛,有山東的河南的,這下可好了,婆婆可找著說家鄉話的人了(她此時還不敢和南方的人講話,有個過程啦)。
她開始出去和聊得來的人一起說笑,精神頭又上來了。
另外一個就是陪她出去逛街,逛菜市場,去附近的商場,她很快就熟悉了路線。(婆婆,你記性還是很不錯的喲!)
遠親不如近鄰,鄰居,更不能放棄啊?雖然鄰居老太太只會講湖南話,可別忘了,都是中國話呀?我陪著婆婆到隔壁鄰居家,主動去聊天。
原來兩位老太太聊天,互相聽不懂,但是通過比手劃腳的,還有表情,兩個人反而相談甚歡,很快便成了朋友。
有一次我問婆婆:你現在能聽懂阿姨的話了?
-聽不懂,但是我可以猜到她講啥兒。
看看,倆人兒都有默契了呢!
所以呢,看來有的時候,不用開口,只用肢體語言和神態,就可以表達出93%的意思了,真的是93%法則呀。
哈哈。
3.
不知不覺,婆婆來廣東已六年了。
她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不只局限于山東的啦,有湖南的,安徽的,還有很多廣東客家的…五湖四海皆朋友啊。
然后,她順帶地學會了很多地方特色菜,還學會了唱歌跳廣場舞,看她精神頭,有"逆生長"的趨勢了。
當然,家庭氣氛也更加和諧幸福了。
一個周末,婆婆給我們做了一桌東西南北大雜燴,有湖南菜,四川的辣子雞,有廣東的釀豆腐,當然少不了山東的面食,外加一鍋清香四溢的老火靚湯!
很好吃,家人個個贊不絕口,婆婆更是笑成了一朵花。
看著她開心的笑容,和健康的體態,我都忘記以前她的模樣了。
婆婆,您簡直是整容式改變呀!好喜歡現在的你!
么么噠。
看看,這就是一個老太太從困境中轉身的過程,雖然沒那么驚天動地,但是總算從苦悶寂寞中解脫出來,從此走向了開心快樂的人生,這算不算也是一種逆襲呀?
重建關系網絡,重新審視自己,實現逆向管理,你也值得擁有哦。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